中信证券:底部温和复苏,关注业绩的逐季兑现

  文丨杨家骥 裘翔

  A股财报以疫后修复为主要特征,尽管营收同比增速和ROE仍处于下滑趋势,但净利润同比增速已经触底回升。考虑到过去2年全球供需错配带来A股利润规模的高基数效应,下一轮盈利上行周期的开启较为依赖新的需求增量释放。结构拆分方面,A股在盈利集中度、资本开支、盈利预测方面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分化,短期建议关注各细分行业中的结构亮点,展望未来,业绩的逐季兑现能力更加重要。

  ▍当前所处盈利周期的位置:底部温和复苏。

  1)2023年一季报A股以疫后修复为主要特征。2022年内A股财报反映出实体经济的逐季下滑态势,截至2023Q1,全部A股/非金融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仍缓慢回落至1.9%/3.8%,ROE延续下滑趋势,但盈利同比增速见底回升至+2.7%/-4.4%。分板块看,主板/创业板(剔除温氏)/科创板2023Q1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3.5%/4.5%/-46.1%,其中科创板主要受个别医药和电新龙头股拖累。大类行业方面,2023Q1工业/消费/TMT/医药/大金融盈利单季度同比增速为-4.2%、13.6%、-11.4%、-27.5%、10.5%,工业板块压力主要来自商品价格下滑和中下游需求偏弱;消费在2022Q4开始进入业绩兑现通道;TMT内部盈利分化显著,通信、重点覆盖股票池划分标准,2023年一季报各行业同比增速及发展趋势如下:

  1)制造业重点关注投资高增速的行业和高景气的细分产品。锂电(一季报盈利同比+28%,下同)和光伏(+56%)短期业绩维持高增长,原材料价格下滑导致中游盈利好于上游,中游龙头盈利韧性最强;储能(+52%)外需维持高景气,内需大储招标也开始提速;在电网投资预期提速的背景下,电力装备龙头盈利有望持续释放。整体而言,新能源车和风光储外需弹性料将明显高于内需,未来制造业板块盈利重点关注汽车销量、外需带来主要增量的电新机械细分品类。

  2)科技产业盈利分化。通信行业运营商(+10%)、通信设备(+14%)业绩表现良好,且在二季度有望维持较高的盈利强度;计算机行业很多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期,一季报更多是主营业务较为稳定的个股能够实现盈利增长,但板块整体明显承压,需求持续释放、政策持续扶持、国产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后续几个季度业绩兑现度料会明显提升;电子板块内部,消费电子(-38%)短期业绩承压,为数不多的结构性亮点在半导体(-23%)的设备环节订单十分旺盛;传媒(-13%)行业中出版、影视的一季报净利润率先修复。

  3)医药行业疫后复苏趋势确定性较强。2023Q1医药行业净利润同比-28%,主要为疫情对业绩正贡献的品种(抗原、IVD)短期需求快速回归正常化,但医药流通、中药、化学制剂等诊疗恢复相关的板块,分别同比增长16.2%/11.0%/10.5%,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复苏。除此以外,重点关注医疗设备板块,23Q1业绩快速复苏,后续有望保持稳健。

  4)消费产业已经进入盈利逐季兑现的过程中。前期疫情压制较为明显的可选消费行业,例如消费者服务(+66%)、医美(+27%)迎来业绩的快速反弹,但高增速的背后也有一定低基数效应;其他消费品类中,除乳制品、调味料的盈利相对承压,其他诸如白酒(+20%)、零食盈利增速非常亮眼,地产后周期的家电(+7%)短期更多体现成本端价格回落,但考虑到经销商库存偏高,短期需求并非主要催化。

  5)周期品受高基数、下游需求偏弱、商品价格下滑,短期盈利明显承压。以商品价格作为盈利中枢的参考,LME铜、LME铝、螺纹钢、布油、动力煤,2023Q1价格中枢同比增速分别为-11%/-27%/-13%/-21%/-4%,因此在高基数、弱需求的背景下,周期板块整体一季报盈利明显承压,结构上亮点包括油价整体高位震荡的油气、油服,投资维持高位的建筑以及公用环保中的发电。但客观上来看,大多数周期品盈利基数较高,盈利增速的修复较为依赖地产开工端和PPI的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启动。

  6)大金融板块银行维持稳定,非银业绩弹性显著。银行(+2%)资产质量和盈利增速十分稳定,但基本面受LPR、信贷投放等因素影响维持稳定;非银板块业绩弹性十分明显,其中券商(+107%)自营业务增长超预期,保险(+68%)资产负债端均有明显改善。

  ▍风险因素: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需求超预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