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基金经理如何看十大问题(百亿基金经理画像)
前言:基金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摘选了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基金的百亿基金经理季报核心观点, 汇总整理成市场普遍关注的十大问题,一探百亿基金经理们对于后续市场和热门行业投资机会的看法,供投资者参考。
一、如何判断后续市场机会与风险?
二、如何看待TMT投资机会?
三、如何看待半导体投资机会?
四、如何看待新能源投资机会?
五、如何看待新能源车投资机会?
六、如何看待军工投资机会?
七、如何看待消费投资机会?
八、如何看待医药投资机会?
九、如何看待金融地产投资机会?
十、如何看待港股投资机会?
一、如何判断后续市场机会与风险?
刘彦春(景顺长城):我国经济复苏、美国紧缩后通胀下行仍将是今年主要宏观背景。经济运行正常化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居民和中小企业,需要时间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信心。随着经济逐步正常化,居民消费信心回升、超额储蓄下降是必然事件,消费今年大概率超预期回升。就近期公布的社融和地产数据分析,二季度A股盈利增速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海外,以及半导体国产化进展情况。我们根据下游驱动力,将半导体大类行业划分为宏观经济驱动的周期类半导体,国产化逻辑驱动的半导体设备材料,新能源需求驱动的功率半导体,军用特种半导体等四大细分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的发展将驱动对模型训练、推理场景的特定芯片需求,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和手机终端相关结合,将推动新的消费电子终端技术创新,并驱动新的半导体需求。此外,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复苏,与周期需求相关的半导体,包括存储、驱动等特定类型芯片价格表现出了见底迹象,因此周期类半导体也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综上,一季度组合增配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相关半导体方向,以及受益于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类半导体,维持半导体设备材料和军用特种半导体配置比例,继续降低功率半导体行业配置。此外,我们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近期出现的金融系统风险因素,这将制约本轮半导体复苏周期的持续性和高度。因此,我们将持续跟踪消费电子、工业、通信、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和库存情况,及时对投资逻辑进行修正。
内容来源:《博时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2)
四、如何看待新能源投资机会?
崔宸龙(前海开源基金):总体来看,传统能源的供给情况比前期的预期要好。美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已经有缓解的迹象,如果通胀拐点得到确认,我们将会看到本轮美联储加息的顶部。这对于资本市场的估值压力有很大的缓解,尤其是成长股的估值。同时我们看到包括光伏、锂电池、绿电运营商等新能源行业的基本面依然优异:光伏逐步摆脱了上游硅料的产能瓶颈限制,硅料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供给量实现快速增长,在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硅料供给预计将会保持充裕,这对于光伏的生产量有极大的帮助。行业将会迎来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在各种新技术的加持下,光伏发电效率将会快速提升,整个社会的绿电转型进程将会更加顺利。锂电池方面,虽然市场依然担忧2023年国内的销量增速,但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加速拥抱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选择更多。新能源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储能市场将会继续保持爆发态势,国内和海外的大型储能将会爆发增长,欧美等海外国家的户用储能大概率保持高速增长,这些应用都会保持对于锂电池需求的增长。绿电运营商受益于上述的光伏和锂电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对于电站的投资成本会逐步下降,回报率进入上行周期。预计上述三个主要看好的方向大概率会在2023年继续保持盈利增长,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内容来源:《前海开源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2)
李晓星(银华基金):一季度被市场抛弃较多的是新能源板块,新能源板块的交易占比和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偏低的位置。只是市场对于上涨的标的更多地关注利好,对于下跌的板块更多地关注利空。我们总体认为现在市场对于新能源板块的担忧讨论,更多是对于一个下跌板块的应激式反应。在去年的中报中,我们曾经提到了新能源板块的一些风险点,这些风险点在经过大半年的消化后,在这个估值分位以及股价位置下,我们认为新能源板块的风险因素已经充分释放,目前这个时间段,新能源非常具有吸引力。
光伏方面,硅料产能的扩张带动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潜在需求在快速增长,这个产业大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此前的调整更多是交易结构和股价位置的因素,很多股票在最近一个季度跌到了比较便宜的位置,这些股票我们持续看好。
风电方面,今年的装机增速值得期待,我们继续看好。上游零部件的盈利修复在一季度就能逐步看到,估值也相对合理。海风的装机节奏有所延迟但趋势没有变化,仍然是空间极大的环节,市场对于海风的过于乐观预期已经充分回落,相关公司的估值和股价也调整到了具有吸引力的位置。
储能方面,行业整体仍然处于爆发期,竞争可能变得更加激烈,但这个是所有快速发展的制造都会面临的问题。就像光伏一样,竞争格局的争论持续了10年以上,但因为行业的快速发展,优质公司依然实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储能相关公司估值变化走在盈利前面,这个对于投资是个挑战,在经过近一个季度的股价调整之后,估值分位大幅回落,我们也会更加积极的布局。
内容来源:《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0420)
史博(南方基金):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板块整体表现较差。基本面方面,2023年的新能源板块分歧较大,光伏需求端依然可以保持很高的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触底缓慢回升,但无论光伏还是锂电,都因为供给端的产能释放较多可能出现格局恶化的情况。当市场预期存在分歧的时候,受市场热点变化影响,前期机构持仓较多的新能源板块出现了较多的资金流出。
我们今年整体持续对新能源保持乐观,主要基于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的判断,目前来看,这个判断依然在一季度的数据验证下持续兑现。但是股价在下跌的过程中,市场会放大悲观预期,即使在一季度,光伏装机无论国内新增装机还是海外出口数据持续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欧洲数据超预期、国内3月数据企稳回升,这些基本面的利好都不足以造成新能源未来悲观预期的转变,情绪面整体较差。一季度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如一月的年报预告期、二月的年报业绩快报期、三月的前两季度数据公布期,我们都坚信新能源优秀的业绩和持续的数据向好会带来价值回归,但是我们低估了其他热点行业在过去一个季度行情的幅度和节奏,低估了对整个市场资金面的影响的持续性。
考虑新能源行业的长期空间、短期基本面的持续向好、目前的估值水平以及目前的持仓拥挤度,我们对新能源板块保持乐观。
内容来源:《南方新能源,而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将消耗史诗级的算力和能源,未来的每一小步可能都是算力和能源天量的消耗,这就要求未来支持人工智能持续进步的底层基础需要时分布式算力和分布式能源,在去中心化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的资源调配,带来一系列互联网新技术的导入。而从计算机诞生开始,每一轮科技革命的基础都是硬件,未来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也将是以分布式算力和分布式能源为代表的新终端的大规模推广为基础。而从目前科技视野所及,从手机、笔记本、音响到汽车,能够具备超级算力和超级能源的只有智能汽车可以做到,所以未来很大程度上人工智能浪潮改造社会需要智能汽车的保有量突破一定程度,类似于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全球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已经超过50%,而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互联网的崛起也建立在个人电脑普及的基础之上。因此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引擎可能是以联网的智能汽车、更加完善有效的大模型为核心,最后会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海量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率。
内容来源:《嘉实环保低碳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1)
施成(国投瑞银):新能源汽车供给充分以后,燃油车发动价格战的强烈度超过我们的预期。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心态,导致整体汽车销量低预期。从而让上游资源价格回落,也宣告了新能源汽车第二轮放量周期的结束。新能源汽车第一周期是2015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补贴导致了第一轮增速的爆发。新能源汽车第二周期是从2019年开始,以欧洲市场启动和中国市场恢复为代表,进入第二轮增速爆发。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第二周期的衰退期末尾,即将迎来第三周期。第三周期我们预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以美国市场和全球其他市场销售启动,以及储能爆发作为新增长点,叠加中国和欧洲市场恢复为基石。第三周期启动的前提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盈利来到低位,估值来到低位,销量处于低位,市场预期到达低位,目前以上条件我们判断已基本具备。上升期的幅度我们还不好完全判断,但是基本是即将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了,所以这个时间我们认为是投资较好的时点。
内容来源:《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0414)
杜洋(工银瑞信基金):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板块在年初出现了反弹,随后由于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板块持续回调。从微观角度来看,板块销量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去年补贴政策退坡有所透支,另一方面是消费者预期新的补贴政策没有出台。同时由于部分地区促销活动的扰动,使消费者产生了短期观望的情绪。从宏观角度来看,短期中国经济仍面临来自出口增速下降,以及国内地产基建等增速放缓的压力。中长期来看,整体货币政策依然偏宽松,产业政策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地产政策继续放松,均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在海外市场方面,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幅度边际放缓,欧洲也度过了俄乌冲突带来冲击最大的时刻,我们已经观察到欧美汽车销量在2023年初实现了一定的恢复性增长。
新能源汽车板块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回调,除了需求增速变化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供需强弱的反转。2022年上半年之前,整个产业链基本是供不应求的状态,2022年下半年开始,供给端开始释放,产业链各个环节开始逐渐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价值分配的变化趋势,本基金采取了相对灵活的细分行业配置策略,超配产能相对偏紧或有较强上下游议价能力的细分环节,规避了部分产能扩张、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环节。根据我们对新能源产业链各个子行业的供需结构、周期位置、盈利趋势、估值水平等多方面的研判,我们目前依然看好成本下降,且技术依然在迭代的电池环节。对产能继续大规模释放,单位价格和盈利仍有下行压力的环节保持谨慎。看好2023-2025年欧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空间、混动车型的渗透率增长、高压快充等新增需求带来的行业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整个板块的贝塔属性在减弱。但是这个时期,预期行业也会诞生一批真正的优秀公司。中国电动车产业链具有全球链的基本面尚未见到拐点,美联储加息和硅谷银行事件等宏观环境对海外投融资需求有一定影响,国内投融资环境处于低位。2022年新冠大订单对相关CDMO公司产生较高的基数,但相关公司的常规业务在2023年依旧给出的强劲的订单指引,维持此前增长轨迹。我们认为市场对行业竞争激烈和需求放缓的压力已经充分反应,但低估了公司的alpha能力,一季度部分CXO公司股价有明显回调,目前估值处于偏低水平,我们适当降低了创新产业链的配置比例,但在持股结构上做了优化调整,更集中在阿尔法能力较强的龙头个股上。
消费行业高频数据验证了恢复趋势,眼科和医美等消费医疗受1月疫情放开和春节影响,2、3月出现同比较好恢复。我们继续持有消费行业中业绩确定性较高的龙头标的和存在业绩估值弹性的alpha标的,仍然看好近视防控渗透率提升、种植牙降价放量和医美等中长期行业趋势。
内容来源:《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1)
郑磊(汇添富基金):一季度,新冠病毒omicron冲击正在变弱,经济逐步走向正常化,市场的核心矛盾从疫情转向经济,与复苏相关的板块表现相对突出。但是chapgpt的出现,改变了全球投资者的预期,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医药表现相对比较积极,一方面,在各种政策的利好扶持下,中药为代表的低估值资产表现较好;另一方面,市场对疫情后复苏预期提升,医疗服务等消费相关的行业也有所表现。
随着疫情防控的转向,我们看好医药在疫情后时代下的三条主线:复苏、安全、创新,其中我们主要加强配置了复苏逻辑下的医疗服务板块,此外也增持了科技创新相关的资产,包括ai在医药领域垂直应用的潜在标的。
内容来源:《汇添富创新医药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1)
九、如何看待金融地产投资机会?
丘栋荣(中庚基金):其中地产,1)供给端收缩确定,优质房地产企业亦保持审慎,毛利率水平回升。2)需求端企稳回升,结构上将更为利好头部的优质房地产企业,确定性且有秩序感。3)优质房企的估值与基本面错位,有很好的回报潜力。2、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看好的原因有三点:1)估值便宜。2)业务稳健有成长,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内容来源:《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14)
李晓星(银华基金):银行角度,信贷增长明显提升,但广谱利率下行幅度更大,量增大概率不能完全弥补价格下行的冲击,收入端压力较大。利润端通过拨备释放可以维持一定增长。对公复苏优于零售。我们预计二季度的量增幅度会一定程度放缓,但价格也会触底,随着经济的逐步修复,零售端也将缓慢释放活力。
保险角度,由于三年下行,无论是保费还是代理人都处于极低水平,因此新业务价值的增长预计回归个位数增长。部分险企今年运用新准则,会使得利润的波动加剧。总体来看,保险处于历史底部。
券商角度,市场先扬后抑,预计收入和利润也将呈现同向变化。在注册制推进的大背景下,综合能力强的券商未来将更为受益。
房地产方面,拿地热情有所修复,但地域间冷热不均,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房价有上涨势头,三四线城市依旧较弱。一手房底部回升,二手房修复更为明显。这给宏观调控带来更大挑战,未来结构性政策和因城施策仍是主流。全面放松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强地域的房企会是投资方向。
内容来源:《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史博(南方基金):国内经济复苏弹性的胜负手为房地产,根据花旗研究团的的数据,房地产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占比整体GDP为32%左右的水平。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自1998年商品房制度建立以来,从未遇到过如此惨烈的下行周期,占比房地产行业2/3市场份额的民营企业在此轮下行周期中,幸存者寥寥。本轮地产行业的复苏更多的依靠高资质的国有企业的复苏,也只是部分幸存者的扩表。
内容来源:《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2)
十、如何看待港股投资机会?
史博(南方基金):相比A股,香港市场上面可以选择的性价突出,具备中长期投资收益率有吸引力的资产更多,但是香港市场作为离岸市场是受流动性影响非常大的市场,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香港银行间的货币结余以及美元对港币的汇率区间。
内容来源:《南方兴润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2)
骆帅(南方基金):港股市场在去年4季度大幅反弹后,今年以来整体处于高波动的震荡区间。国际方面,美联储宽松预期在摇摆——之前市场过于乐观,因此通胀预期一旦抬升,美元指数马上反弹,对包括港股在内的新兴市场形成压力。国内方面,经济在疫情后未能出现持续的复苏,但从中国经济历史上呈现的42个月左右的库存周期推算,上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在2019年3季度末4季度初,到现在基本上走过了一轮周期的长度,我们认为从下个季度开始大概率看到经济数据的逐渐改善。
从全球金融周期的角度看,美联储在未来几个季度很可能会进入政策宽松阶段,我们对港股后市保持乐观。尽管经过去年4季度的大幅反弹,但很多股票仍然具备良好的估值优势——部分能源公司、电信运营商的分红收益率很有吸引力,且未来现金流远超资本开支。国内的经济周期有望与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周期共振,因此我们在半导体、软件、传媒等科技领域增大了配置比重。顺周期行业如食品饮料、家电汽车等目前处于景气度低位,未来几个季度有望逐渐改善。
内容来源:《南方港股通优势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22)
秦毅(泓德基金):港股互联网板块。影响这一板块最大的因素为政策、基本面和外资流出,这三项因素在2023年均会好转。互联网龙头企业2022年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收缩产品线、精简人员、控制费用等,因此可预期2023年企业盈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ChatGPT的出现,使得大模型竞争成为巨头之间的游戏,互联网平台巨头均在此领域加大了投资和研发力度,成为潜在的未来成长点。
内容来源:《泓德睿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0421)
丘栋荣(中庚基金):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看好的原因有三点:1)估值便宜。2)业务稳健有成长,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如港股中的互联网公司,除业务复苏空间大,政策转为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各家公司理性扩张,更好的把握线上化的长期趋势。3)流动性风险缓释,未来更应关心经济基本面的改善。
内容来源:《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20230414)
风险提示
本报告为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对行业或个股的推荐和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外资机构观点;外资机构观点是在特定时段做出的,后续存在变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