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终会被AI击败吗(人会被ai取代吗)

  未来人类的很多工作岗位被会人工智能取代,某些行业内的“失业”则是一种必然,不只是媒体、教育和客服等,只要是和图像、文字相关的工作,人工智能似乎都可以圆满完成。人工智能的产生自然不是为了要让某些人失业,而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精彩更有质量。

  从大多数人开始知道ChatGPT到现在,将近四个月时间,人工智能(AI)的影响力和资本炒作热情席卷全球。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许多人见证了载入史册的国际象棋人机大战、围棋人机大战,见证了“元宇宙”的诞生以及各种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计算机的“思维模式”也从最初的简单计算变成了当前的深度学习。

  1996年,超级计算机“深蓝”能够每秒计算出1亿个不同的国际象棋走棋位置,但它依然在当时闻名的六场国际象棋比赛中以总比分“2-4”不敌卡斯帕罗夫。当时便有专业人士指出,卡斯帕罗夫的获胜在于经验,即便计算机每秒算数过亿,但是算出来的棋路绝大多数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2016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诞生展现出人工智能高超的学习能力,它通过快速学习,能够根据对手的变化做出最高效的计算和决策,AlphaGo也由此一扫人类棋手。相对于人类大脑而言,人工智能的学习速度是普通人的千万倍之多,经过全面的“学习”之后,人工智能在当前的日常工作中已能够替代不少人类的工作。其中,媒体、教育和客服行业可能首当其冲。例如,文字工作者的文风、思路、见解均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学习和模仿。将来,在人工智能学习能力越来越彪悍的趋势下,预计以文字为生的人群或将慢慢淡出大家的视野。

  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不是万能的,比如向ChatGPT提出有关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假设的问题时,它会以幽默的方式回复你一些“废话”,但不会有明确的答案。当前,人工智能的思考是基于已有事物的思考,它们的确会有很多创新,甚至也有推理、观察、分析的能力,它们的强大在于善于借鉴,它们弱点则在于缺少实践。

  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这是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如果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有足够的智能来取代人类,那么人工智能“AI”能否自主创造更为强大的“AAI”来取代“AI”?以此类推,所谓的“AAI”是否又会被自己创造的新一代智能“AAAI”所取代?如果不断出现基于智能本身的更迭,那么人工智能最后的终点又是什么?

  人工智能究竟能否取代人类?答案或是:既能,也不能。百年以前,许多人嘲讽火车的速度比不过马车,结果现在只有前者才是主流交通工具之一;四十年前,有反对改革开放的人认为,自动化机械设备将会抢走工人的饭碗,结果现在人们和机械设备基本能够做到“和谐相处”。实际上,无论马车、火车、机械设备还是人工智能,本质上都是一种工具,都是为了让人们以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去完成某些事情的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

  但是,未来人类的很多工作岗位被会人工智能取代,并非是天方夜谭。某些行业内的“失业”则是一种必然,不只是媒体、教育和客服等,只要是和图像、文字相关的工作,人工智能似乎都可以圆满完成。比如企业行政,文件收发、资料归档、会议记录之类的工作,人工智能几乎都能够瞬间“搞定”;再比如服装网店所需的模特配图,使用AI作画的效果远远超过模特,日薪不菲的模特和美工,在价格、效果、用时等方面,都无法比肩人工智能。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人工智能的产生自然不是为了要让某些人失业,而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精彩更有质量。就中国人工智能当前的发展情况而言,迫切需要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制造业当中。特别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工业4.0”大背景之下,智能智造、万物互联互通,将有利于推动产业研发、生产、运营、营销和管理,在军事、基建、交通、医疗、教学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尽管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向好,但与海外同行相对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还没有成型。一方面,这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不足、缺少关键的核心技术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人才队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不能只依靠自身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此外,中国众多企业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还不够,还有很多企业对人工智能的感觉只是“好玩”。但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蕴含着巨大的前景、商机、信息和资源,若利用得当,它完全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