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投价报告质量(提高投标质量)
新股挂牌后股价出现上涨或破发,与发行价格密切相关,也与投价报告的质量有关。因此,全面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如何提高投价报告质量,如何让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显然是必须直面的话题。个人以为,提高投价报告的质量,中国证券业协会只是进行内部通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对市场公开。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通报了券商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下称:投价报告)在新股发行定价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分析了估值和盈利预测的偏离度,并就准确度对相关券商进行了打分。投价报告对于新股发行定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个人以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提升券商投价报告质量,将有助于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
根据通报,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与投资顾问专业委员会对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已发布的189篇投价报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发布10份以上投价报告的承销商中,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券商估值得分较高,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盈利预测得分较高。
整体而言,从相对于首发价格的偏离度来看,投价报告给出的估值明显高于首发价,偏离度分布整体上偏。盈利预测方面,除了营业收入预测偏离度较为合理外,投价报告对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预测都较为乐观,偏离度指标上偏效应明显。2021年9月份承销规则调整后,投价报告无论是估值区间还是盈利预测都更加趋于合理。
事实上,中国证券业协会的通报,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新股发行价格常常出现高企现象。新股发行过程中,投价报告往往由保荐机构撰写与发布。通过鼓吹发行人的估值与今后的盈利状况,以达到高价发行的目的。如此,发行人能够从市场中融到更多的资金,而保荐机构能够获取更多的保荐费用。发行人与保荐机构实现“双赢”,但埋单的却是市场。这显然又是非常不公平的。
从现实案例看,某些券商发布的投价报告极尽鼓吹之能事。涉及盈利预测、发行人分析、发行人所在行业分析、募投项目分析、可比上市公司分析等,几乎是面面俱到。但是,在风险提示方面,却显得谨小慎微。如此所造成的后果,无疑也是不容乐观的。
一方面,鼓吹导致的新股“三高”发行曾经在市场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高价发行导致破发,超募导致市场资源被浪费,也扭曲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而且,“三高”发行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对于风险提示的轻描淡写,无形中放大了市场的投资风险,也会加剧个股股价的波动。而这一切的出现,既与相关中介机构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有关,更与其投价报告质量不高有关。
日前,证监会宣布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启动,意味着今后沪深主板新股发行也将实行注册制。从改革涉及的内容看,今后无论是沪深主板还是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股都将实行市场化发行,沪深主板实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也对今后沪深主板的新股发行定价提出全新的挑战。
虽然注册制下的新股实行市场化发行,且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由市场决定,以强化市场的约束作用,但从科创板、创业板的案例看,保荐机构发布的投价报告,对于新股发行定价所产生的影响显然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说,券商投价报告质量的高低,对于新股发行定价往往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新股挂牌后股价出现上涨或破发,与发行价格密切相关,也与投价报告的质量有关。因此,全面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如何提高投价报告质量,如何让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显然是必须直面的话题。个人以为,提高投价报告的质量,中国证券业协会只是进行内部通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对市场公开。而且,监管部门对于券商投价报告的打分,今后也应用于券商分类评价中,以倒逼券商提高投价报告的质量。此外,对于质量低劣的投价报告,以及投价报告中出现违规等情形的,监管部门也应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