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开年反弹后市场新的关注点,机会和担忧
过去几个月A股完美演绎春节效应。在春节前两个多月演绎疫情缓解消费复苏、经济预期改善,上证50和类消费占优;而春节前风格开始明显转换,中小成长、中证1000相对占优,在业绩真空期、内资开始回归的环境下,主题投资、中小风格崛起。从去年10月底开始,按照逻辑所有板块都轮动一遍后,市场开始有新的关注点,可能带来新的机会,当然新的风险因素也开始酝酿。
核心观点
【观策·论市】1)2023年有很多新的产业趋势崛起。以人工智能、XR、新能源新技术趋势为代表的产业趋势开始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点,也为A股带来诸多成长性方向的投资机会。由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二十大之后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点,如何在产业政策方面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可控、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将会成为两会期间重要的政策关注点,也有望给A股相关产业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带动2023年科技科创类行业表现。2)但近期随着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出现阶段性调整有所担忧,美元指数开始反弹,人民从持续升值趋势转为阶段性震荡,加之北上资金近期从大幅流入转为震荡,也需要关注后续美国经济数据中美关系新动向带来的一些新的扰动。总体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将会保持复苏的态势,全球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A股仍然处在两年上行趋势过程中,全年来看仍将保持中小成长、科创类风格相对占优的局面,以电池产量累计同比增幅扩大。12月主要工程机械类设备销量增速放缓。
【资金·众寡】北上流入边际放缓,两融大幅净流入。?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入341.8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389.3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8.0亿份,较前期下降102.7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出6.1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智能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能家居、智慧教育、可穿戴设备、安防等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加速,未来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都可能迎来爆发式发展。
?此外,人口矛盾、自动化技术进步以及政策驱动带来机器人板块关注度的提升。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2021年工业机器人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超5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快速提升至322台/万人,工业机器人应用扩展到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走入生活、走进家庭。特种机器人在空间探索、海洋资源勘查开采、极地科考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实现创新应用。我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远低于制造业强国,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国产替代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第一大需求地,国产化率只有约25%,而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ABB和德国库卡)垄断国内50%的市场份额,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新能源发展方兴未艾,进技术趋势不断出现,光伏高效率路线钙钛矿技术突破也出现了重大进展,催化了板块行情。
近期钙钛矿电池稳态效率再破纪录。近日,经中国计量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北京曜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小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电池稳态输出效率达到32.44%,时隔三个月再次刷新国内转换效率纪录。经对比,晶科能源182TOPCon电池转换效率仅为26.4%;隆基绿能的P型HJT电池、无铟HJT电池目前的最高转换效率分别为26.56%、26.09%。对于光伏电池各个技术路线而言,转换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目前作为光伏板块主流技术的晶硅电池,其研发效率比较接近理论极限,而第二代薄膜电池的效率与量产表现不佳,因此,作为第三代电池技术的钙钛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方资本也密集涌入该赛道。
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正在“0-1”的阶段。钙钛矿电池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实验室效率提升迅速,单结、晶硅叠层及全钙钛矿叠层效率已达到25.7%,32.5%,29%,为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业界对于钙钛矿的基础性认知已比较全面,众多高校科研背景的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光伏大企业也纷纷加大钙钛矿的布局和储备。预计2023年钙钛矿行业规模有望达到GW级别,到2024-2025年有望有多家企业GW级产线陆续落地。
2022年TOPCON板块作为光伏高效率路线的代表走出了为数不多的板块独立行情,钙钛矿作为2023年开始的光伏高效率方向的技术突破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总结而言,展望2023年,如果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xR为代表的元宇宙基础技术、新能源新技术趋势能够进一步蓬勃发展,则2023年有望出现类似于2013年或2019年科技风格持续占优的格局。
?但新的风险点也开始酝酿
在此前的消费和通胀数据的指引之下,市场普遍预计2023年美联储将会在3月议息会议之后停止加息,因此开年之后的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但近期的非农就业数据出现了大幅超预期的情况,对于2023年的通胀展望和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市场开始形成新的预期,由此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
在刚刚结束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加息幅度进一步降速,并将继续保持每月950亿美元的缩表节奏。在经济描述部分,美联储表示,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仍然很高,预计目标范围的持续增加是合适的,使其具有足够的限制性,委员会将坚定地致力于将通货膨胀率恢复到2%目标。整体而言,虽然美联储如期放缓加息,但放缓加息的预期此前市场已交易相对充分,并未释放更多超预期的信息。
与此同时,最新公布的美国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51.7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8.5万人;失业率3.4%,较前期回落,且高于市场预期的3.6%。美国就业数据反复,依然强劲。
在此情况下,海外市场开始修正此前对美联储政策过于乐观的预期。一方面,根据CME数据,在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后,市场对3月加息25bp的预期进一步提高至97.4%,且对5月是否加息的预期重现分歧,相比于此前对5月停止加息的主流预期,2月3日市场对5月加息预期提升至59.5%,不加息预期下降至39.5%。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有所反弹,美元指数从101.5升至103以上,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38%升至3.5%以上。受此影响,美股普遍调整,对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形成一定压制。
如果此后的美国通胀数据和各项经济数据再度进一步超预期,则有可能扭转市场对于2023年美联储行动的预期,导致美元指数美债收益进一步上行,那么对A股来说,此前的人民币升值和大量增量资金涌入的环境可能会被逆转,这是阶段性将会面临的一个风险因素。
除此之外,中美关系的博弈进入到新的一年,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2月5日,外交部发表申明,“中方对美方使用武力袭击民用无人飞艇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中方经核查后已多次告知美方,该飞艇属民用性质,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完全是意外情况。中方明确要求美方以冷静、专业、克制方式妥善处理。”
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时回答“关于中国无人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领空事,中方已核查并向美方作出反馈。该飞艇属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中国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也从不侵犯任何主权国家的领土和领空。美国一些政客、媒体借题发挥,对中国攻击抹黑,中方坚决反对”。“事实上,中美双方都没有宣布过什么访问,美方发布有关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们予以尊重”。
自2018年开始,中美关系是全球市场关注的重要点,如何妥善克制的处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于A股风险偏好可能会产生阶段性影响。
?总结
过去几个月, A股完美演绎春节效应。在春节前两个多月演绎疫情缓解消费复苏、经济预期改善,上证50和类消费占优;而春节前风格开始明显转换,中小成长、中证1000相对占优,在业绩真空期、内资开始回归的环境下,偏主题投资、中小风格崛起。从去年10月底开始,按照逻辑所有板块都轮动一遍后,市场开始有新的关注点,可能带来新的机会,当然新的风险因素也开始酝酿,市场开始有新的担忧点。
总体来看,2023年有很多新的产业趋势崛起。以人工智能、XR、新能源新技术趋势为代表的产业趋势,开始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点,也为A股带来诸多成长性方向的投资机会。由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二十大之后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点,如何在产业政策方面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可控、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将会成为两会期间重要的政策关注点。也有望给A股高端制造及人工智能、医疗医药、新能源、自主可控和军工装备为代表的新时代5朵金花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带动2023年科技和科创类的行业和相关股票有持续性的表现。
但近期随着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出现阶段性调整有所担忧,美元指数开始反弹,人民从持续升值趋势转为阶段性震荡,加之此前对A股大幅反弹产生重要贡献的北上资金近期从大幅流入转为震荡,我们也需要关注后续美国经济数据中美关系新动向带来的一些新的扰动。
总体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将会保持复苏的态势,全球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A股仍然在两年的上行趋势过程中。2023年整体来看,仍将保持中小成长、科创类风格相对占优的局面,以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新能源、自主可控和军工装备为代表的成长性方向将会相对占优。
02
复盘·内观——涨跌各半,风格分化
本周A股主要指数涨跌参半,主要指数中科技龙头、中证1000、小盘成长领涨,大盘价值、上证50、沪深300跌幅居前,本周日均成交9825亿元,较节前相比明显放量。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出港股175.9亿港币,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A股341.8亿人民币,北向资金连续12周净流入A股,2023年以来北向净流入A股1467亿人民币。风格方面,TMT、周期领涨,金融风格领跌。
本周A股市场指数涨跌各半,主要原因在于,1)节前交易经济和消费复苏预期,节后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忧复苏的强度,预期交易兑现;2)节后业绩真空期开始,担忧成长风格的业绩压力暂时解除,成长风格占优;3)成长风格同样受益于细分产业技术进步趋势;4)两会政策预期开始,市场普遍关注信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方向。
从行业上来看,本周申万一级行业多数上涨,汽车、计算机、军工涨幅居前,复牌带来的板块催化),跌幅居前的行业原因主要为,银行、家电等(交易复苏预期过于提前,等待数据超预期难度可能较大)、非银(提前交易全面注册制试点)。
03
中观·景气——12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由正转负,主要工程机械类设备销量增速放缓
1月份液晶板价格月环比多数持平。截至1月19日,液晶电视面板方面,32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为31.0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43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为52.0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55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为87.0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液晶显示器方面,截至1月31日,23.8寸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为46.00美元/片,月环比下降0.86%。截至1月19日,21.5寸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43.3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7寸平板电脑面板价格9.30美元/片,月环比下降1.06%。
12月LCD出货量月同比多数下行。12月份TV LCD出货量为21.70百万,月环比下行3.56%,月同比下行7.26%;LCD NB出货量为30.50百万,月环比上行10.11%,月同比下降22.59%;LCD显示器出货量为11.40百万,月环比上行0.88%,月同比下降33.33%。
12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由正转负,订单量同比降幅扩大。12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减少1.70%,同比增速由正转负,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减缓至11.13%;PCB订单量同比减少26.50%,同比降幅较上个月扩大22.4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11.70%。
12月北美PCB BB当月值为正。12月北美PCB BB当月值为0.87,较前值有所下降。
12月份移动通信基站产量当月同比由正转负。12月移动通信基站产量当月值为55.80万信道,当月同比下降15.60%;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减缓至21.57%。2022年1-12月,我国移动通信基站产量为667.0万信道,累计同比上行16.30%,增幅较前值减小5.90个百分点。
12月程控交换机产量当月同比增幅缩小。12月程控交换机产量当月值为144.0万线,同比上升135.30%(前值176.70%);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扩大至130.73%。1-12月份累计产量为883.80万线,累计同比上行47.30 %,增幅扩大9.9个百分点。
1-12月光缆累计产量同比增幅略有缩小。1-12月光缆累计产量为345.75百万芯千米,累计同比增长6.60%,增幅较上月缩小了2.70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由正转负至5.89%。
12月LED芯片台股营收同比降幅扩大。12月LED芯片台股营收12.67亿新台币,同比下行54.75%,降幅较上月扩大了26.38个百分点。
12月多层陶瓷电容(MLCC) 台股营收当月同比由正转负。12月多层陶瓷电容(MLCC) 台股营收130.9152亿新台币,当月同比由正转负至-1.10%(前值0.81%)。
1-12 月太阳能电池产量累计同比增幅扩大。1-12 月太阳能电池产量累计值34,364.2 万千瓦,累计同比增长 47.80%,较前值扩大3.7个百分点。
12月太阳能电池产量当月值同比增幅缩小。12月太阳能电池产量当月值为3562.0万千瓦,当月同比增幅为55.20%,较前值收窄13.4个百分点。
主要工程机械类设备销量增速放缓。12月推土机销量同比增速为24.0%,较上月增幅减少41.8个百分点;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速为0.01%,较上月增幅减少37.5个百分点;叉车销量同比增速为-6.15%,较上月降幅扩大0.36个百分点;压路机销量同比由正转负至-14.90%(前值13.70%);汽车起重机销量同比增速为-39.10%,较上月降幅扩大35.63个百分点。
1-12月包装专用设备累计产量同比降幅扩大。1-12月包装专用设备累计产量为96.04万台,同比减少17.0 %,降幅较1-11月扩大了2.40个百分点。12月单月产量7.95万台,当月同比降幅扩大至-37.20%(前值-35.8%),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30.60%。
12月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当月同比降幅收窄。12月金属成形机床当月产量为1.5万台,同比下行21.10%,降幅较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扩大至23.70%。1-12月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8.30万台,累计同比下降15.70 %,降幅较前值扩大0.50个百分点。
04
资金·众寡——北上流入边际放缓,两融大幅净流入
从全周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融资资金净流入,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下降,ETF净申购。具体来看,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入341.8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389.3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8.0亿份,较前期下降102.7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出6.1亿元。
从ETF净申购来看,ETF净申购,宽指ETF均为净赎回,其中创业板(含创业板50)ETF赎回最多;行业ETF以净申购为主,其中券商ETF申购较多,军工ETF赎回较多。具体来看,股票型ETF总体净申购31.9亿份。其中,沪深300、、招商银行、隆基绿能等;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通威股份、康龙化成、长江电力等。
两融方面,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入389.3亿元。从行业偏好来看,本周融资资金集中买入电力设备,净买入额达43.4亿元,其他净买入规模最高的行业主要包括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等;净卖出仅综合。从个股来看,融资净买入较高个股包括中国中免、东方财富、长江电力等,净卖出较多的主要包括万华化学、牧原股份、恩捷股份等。
从资金需求来看,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提升。本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62.5亿元,减持80.1亿元,净减持17.6亿元,净减持规模缩小。其中,净增持行业仅银行和轻工制造;净减持规模较高的行业包括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本周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为261.7亿元,较前期提升。
05
主题·风向——充电桩,关注产业链核心瓶颈突破方向
本周市场普涨,Wind全A指数周度上涨0.92%,创业板指下跌0.23%,沪深300下跌0.95%。本周涨幅居前的主要为生物识别、钨矿、RCS等相关主题。
本周和下周值得关注的主题事件有:
(1)光伏/风电——安徽:支持光伏发电和风电资源开发
1月29日,安徽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煤技术改造,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支持光伏发电和风电资源开发,推进生物质能发电、清洁供暖、热电联产、生物质天然气等多元化发展。支持扩大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推进煤层气规模化开采利用,加快两淮煤系天然气开发利用,布局建设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支持打造长三角绿色储能基地,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建设,推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气源有保障及电力负荷中心等地区布局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支持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设备的节能监察,组织对全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审查。
(2)新能源汽车——上海: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 符合相关标准给予每辆车1万元的财政补贴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了多项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的补贴优惠政策。包括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并已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方案》同时提到,将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除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外,《方案》还指出将从产业层面给予政府支持。比如,加快培育壮大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为521万台,车桩比为2.51。相比于新能源车总量,我国充电桩数量明显不足,近年来充电基础设施的短板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和地方已积极出台一系列产业鼓励政策,切实推动充电桩的高效建设和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首次提出“一车一桩”目标,在国家“一车一桩”目标指导下,国内充电桩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3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有望达到811万台,2025年有望达到1660万台,2022-2025年期间的CAGR有望达到47.15%。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逐步向充电基础设施及配套运营服务环节倾斜。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呈现出从新能源汽车补贴到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再逐渐转变为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充电设施运营补贴的趋势。国家政策方面,2022年5月,发改委和能源部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023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地方政策方面,自2021年起,各省市纷纷出台“十四五”规划,对充电桩产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补贴政策,2022年8月,北京市出台《“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匹配、充换电设施高效有序利用、跨部门一体化协同、行业实现数智化升级的充换电设施体系,力争全市充电桩总规模达到70万个,中心城区社会公用桩快慢充比例不低于2:1,其他地区社会公用桩快慢充比例不低于1:2等。
?工业软件:海外充电桩:车桩比远远落后于国内水平,充电桩建设进入加速期。
海外充电桩基础建设不足,车桩比远远落后于国内水平。截至2021年底,美国仅有公共充电桩11.4万台,车桩比为17.72:1,欧洲仅有公共充电桩33.2万台,车桩比为16.43:1。无论是与中国的车桩比水平还是与欧美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增速相比,欧美充电桩基础建设都严重不足,预计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叠加政策持续加码,海外充电桩建设有望加速,美国市场方面,2025年,美国充电桩保有量有望达到78.6万台,期间CAGR有望达到62.04%,欧洲充电桩保有量有望达到134.6万台,期间CAGR有望达到41.90%。
政策环境边际向好,欧美充电桩建设进入加速期。近年来,欧美地区对充电桩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陆续发布了关于充电桩设施建设的资金补贴及投入计划,尤其是2022年来,欧美地区对充电桩企业投资补贴金额以及税收优惠等逐渐提升。在欧洲市场,自2019年起, 英国政府宣布将投资3亿英镑用于环保交通方式, 法国于2020年宣布将利用1亿欧元投资建设充电桩。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名为“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要求各成员国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主要道路每隔60公里就有1座电动汽车充电站。2022年来,欧洲各国家更是纷纷出台具体政策, 包括对商用充电桩、家庭充电桩的建设补贴, 补贴力度约可覆盖充电桩的建设和安装费用, 积极促进消费者购买充电桩。在美国市场,2021年11月,参议院正式通过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该法案计划投入75亿美元用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2022年9月14日,拜登在底特律车展宣布批准第一批9亿美元基础设施方案资金,用于在35个州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且自2022年8月起, 美国各州纷纷加速对住宅和商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给予建设补贴, 加快落实充电桩的建设。家用交流桩单站补贴金额集中在200-500美元; 公用交流桩补贴更高, 集中在3000-6000美元, 补贴金额可覆盖40%-50%购桩充电, 大力促进消费者购买充电桩。政策刺激下,预计未来几年,欧美地区充电桩将迎来加速建设期。
06
数据·估值——整体A股估值上行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节前上行。截至2月3日收盘,全部A股PE(TTM)上行0.1至14.3,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31.8%分位数。创业板本周上行,PE(TTM)上行0.7至39.0,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6.6%分位数。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PE(TTM)下行0.1至11.3,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32.0%分位数。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PE(TTM)本周上行0.2至18.5,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8.5%分位数。
在行业估值方面,本周板块估值涨跌互现,其中,计算机板块估值上涨较多,涨幅为2.62,商业贸易板块估值下跌较多,跌幅为0.74。其中计算机板块上涨2.62至56.95,处于56.1%历史分位;商业贸易板块估值下跌1.95至39.15,处于81.4%历史分位。截至2月3日收盘,一级行业估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社会服务、农林牧渔、计算机、国防军工、美容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