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连续21小时出现“负电价”,用一度电“反挣8分钱”

  5月1日至2日间,山东电力市场现货交易中心连续21小时的实时负电价数据,刷新了国内电力现货市场负电价持续时间段纪录,也引发业内关注。

  什么是负电价?

  负电价是指电力市场中的出清价格低于零的情况,也就是说,发电企业为了把多余的电力卖出去,不但不收取费用,反而还要付钱给用电者。这通常发生在供大于求的时候,比如新能源发电量过大、用电需求下降等。

  负电价在国外并不罕见,在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较高的国家,负电价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早在2007年,德国电力日内交易市场首次引入负电价。此后,奥地利、法国、瑞士分别在2008、2010和2013年引入负电价。

  而在国内,山东是第一批电力现货交易试点省份中试运行最早出现负电价的省份。2019年12月11日13时,山东电力现货日前市场出现了-40元/兆瓦时的出清价格,这也是国内首次出现负电价,随后几年内多次出现负电价情况。

  今年5月1日至2日,山东实时负电价时段长达21小时,创历史记录。最低实时电价出现在5月2日17时,为-85元/兆瓦时。也就是说,消费者用一度电“反挣8分钱”。

  负电价产生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负电价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节日期间,用电需求下降。受假期影响,用电负荷有所波动。从山东实际日调度最高用电负荷看,4月均值为6270万千瓦,而4月29日至5月3日平均值为5643万千瓦4,下降了10%。

  二是风力发电增加。受近期山东连续大风预警影响,风力发电出力增加。5月1日至2日风力发电平均出力达到1100万千瓦。

  三是光伏发电增加。由于白天晴好天气,光伏发电负荷大。山东光伏装机量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底达到4269.88万千瓦。

  四是火力发电减少。由于新能源发电量过大,火力发电可运行容量低。同时,在电力市场中,负电价的影响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是负电价反映了电力市场的供需失衡和价格信号的作用。负电价表明市场中存在过剩的电力,需要通过价格激励来刺激用电需求或抑制发电供给,从而实现市场的出清。负电价也可以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和火电的灵活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环境效益。

  二是负电价增加了市场主体的风险和挑战。负电价意味着发电企业的收入下降或亏损,尤其是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可能会影响其投资回报和发展动力。同时,负电价也给用电企业带来了用电成本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是负电价要求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和规则。负电价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运行的一种正常现象。为了应对负电价带来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容量等在内的全形态电力市场,形成反映不同类型电源价值的完整价格体系。同时,需要完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