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现象突出,“有品类无品牌”困扰茶产业发展,A股何时迎来“茶叶第一股”?

  “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作为茶叶的故乡,据统计,中国茶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4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049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4080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茶叶相关企业153万多家,仅2022年1-11月就新增注册企业16.7万家。

  然而,在高速增长的市场面前,却形成了茶企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环境混乱,“有品类、无品牌”的产业特点。此外,自天福(开曼)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登陆港股后,A股、H股至今未能再迎来一家上市茶企。

  万元茶叶是卖包装还是卖茶叶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以反对茶叶过度包装为出发点,本着规范茶叶产品依法生产与推动茶产业发展满足消费者需要并重的原则,联合向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发出“倡导茶叶适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的倡议。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的感知调查表明,消费者对茶叶过度包装的问题反映较为集中。

  金融投资报记者实地走访成都多个零售端门店发现,包括竹叶青、天福茗茶、小罐茶等茶企在外包装上“做文章”的不在少数。

  “主打川茶的竹叶青在成都分布有129家门店,‘论道’系列为其高端线产品,其中一款288克的特级论道系列礼盒售价为12000元,是目前在售礼盒标价最贵的。”位于市区的一家竹叶青专卖店店员向金融投资报记者介绍,该款实木包装盒一面刻有老子的《道德经》,一面呈现高低错落的山峦形状,意在还原产地峨眉山的波澜起伏。

  更有甚者,木雕、浮雕在外包装上运用到极致。金融投资报记者观察到,在天福茗茶专卖店内,普洱、白茶、龙井等应有尽有,上万元的礼盒装不下十款,其中售价为27000元的龙井绿茶(150克)的外包装为一个方正的原木色盒子,表面“盘踞”着精致的中式雕花,其店员表示,这是工匠纯手工打造而非机器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精于营销的小罐茶更是典型。金融投资报记者从成都万象城门店的店员处解到,小罐茶礼盒装的外包装几乎都采用实木材质。

  据小罐茶公开披露,2018年,小罐茶营收规模突破20亿元。虽然近两年再未披露营收数据,但据业内人士估算,2021年,小罐茶营收仅为10亿元左右,对比2018年下跌50%。此外,在2022年6月的一次直播中,据创始人杜国楹透露,小罐茶过去十年的净利润是0。

  万元茶叶是卖包装还是卖茶叶?广科管理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对金融投资报记者分析称,“如今茶企未能集聚,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其深层次问题在于只去改变外在的包装,但品牌价值却被长时间忽略。”

  茶企A股上市之路遭遇坎坷

  在分散的市场格局下,茶企的上市之路异常坎坷。八马茶业花费近十年时间仍未打通上市之路,中茶股份IPO需要更新财报,而多次冲击A股无果的澜沧古茶将转战港股。至此,A股“茶业第一股”再生悬念。

  沈萌认为,茶产业缺乏具有高收益率的品牌,所以企业运营需要持续不断的现金流支撑,上市既可以解决部分历史遗留的股份问题,也可以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但是由于茶企缺少长期稳定高速成长的基础,上市存在一定难度。

  具体来看,金融投资报记者从上交所官网了解到,冲刺A股上市的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茶股份”)的审核状态为“中止(财报更新)”。具体中止原因显示,中茶股份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业绩方面,2019年—2021年,中茶股份营收分别为16.34亿元、18.93亿元、24.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4亿元、2.84亿元。2022年1月-6月,中茶股份营收为14.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8亿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营收规模超过5亿元的茶企在业内可以称作“大企业”。但与产品属性相似的白酒行业相比,目前几大茶企的营收、利润水平均尚不及几大上市酒企。

  另外,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八马茶业”)被认为是福建最有希望上市的茶企之一,早在2013年就曾谋求上市,彼时就获得了IDG资本、天图资本等四大风投机构的股权融资,金额共计约1.5亿元。但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2021年5月,深交所向八马茶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下发问询函,涉及创业板地位、门店管理、关联交易、同业竞争、食品安全、加盟模式、财务规范性等30项共140多个问题。

  总体来看,尽管道阻且长,但茶企谋求上市的愿望一直就没有改变。有专家表示,茶企上市是传统产业对标金融资本的重要尝试,谋求上市不仅是茶企融资的重要手段,还能打破规模瓶颈,塑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规模企业,促使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推动中国茶产业的整体发展。

  新中式茶饮品牌强势来袭

  在价值千亿的赛道,却迟迟未有龙头茶企在A股敲钟上市,业内人士认为,更多还是要从行业内部去寻找答案。

  “走,啖三花!对于成都人来说,茉莉花茶、河边茶铺、摆龙门阵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打开方式,构建了成都休闲文化不可取代的消费场景,而消费者几乎只关注茶叶等级,而不在意茶企品牌。”爱茶之人成都市民彭先生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茶叶年产量已超300万吨,茶叶消费市场已进入供大于求阶段,而资源型品牌与消费型品牌对比,在与新消费人群沟通上缺乏优势,传统消费人群集中度较低,难以满足资本市场的增扩需求。

  另一方面,如霸王茶姬、喜茶、奈雪的茶等新中式茶饮品牌强势来袭,对传统茶企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觑。

  具体来看,喜茶推出灵感一周茶,提出了一周七天、每天一茶的营销思路;霸王茶姬将红茶、绿茶、乌龙茶以独具东方韵味的名字来命名,如花田乌龙、青沫观音、寻香山茶等;另外,奈雪的茶销冠单品“鸭屎香宝藏茶”,实际上“鸭屎香”就是乌龙茶的细分种类。

  《2022年新式茶饮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900亿元,门店数量达到了45万家,一年下来新茶饮行业采购上游茶叶原料就超过20万吨,直接带动茶产业增值超100亿元。

  与此同时,茶叶消费也应适应消费人群年轻化的趋势,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统计表明,购买茶叶的主力人群,年龄已经主要集中在26岁至35岁之间,其中35岁以下消费者的占比达到了57%。

  沈萌表示,茶叶若要讲好东方故事,新旧茶饮品牌亟待找准自身定位,为品牌附加值、产业增加值带来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