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遇上“ChatGPT热”,创新药迎新想象?

  高处果实鲜有人触及,AI制药不仅大大提升了药物研发效率与成功率,还有效降低了研发费用和试错成本,让制药行业看到了摆脱“反摩尔定律”困境的曙光。

  随着CHATGPT火爆出圈,本周内AI制药也再度引发关注。<?XML:NAMESPACE PREFIX = "O"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日前,人民日报在刊发的一篇名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的文章中称,利用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某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

  而该模型正是今年四月华为即将发布的华为AI大模型“盘古”大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在大模型领域“跑马圈地”,并与医药企业纷纷“牵手”合作,而新药研发也将就此收益。

  实则华为想要“杀入”医药领域的野心早有显现。早在2021年,华为就与数十家医药企业就旗下的医药追溯系统展开合作,此后华为又与老牌药企云南白药联手签订AI制药领域的合作协议。

  除华为外,通过开发AI制药平台与药企合作的方式入场的企业不在少数,国际巨头谷歌、IBM、微软等纷纷入场,对标华为的海外大咖英伟达在今年3月22日的公开消息显示,全球100多家医疗保健企业正在与NVIDIA就Clara模型合作 ,推动人工智能加速解决方案,其中国内医药企业包括步长制药、华大基因等。

  国内方面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也均入局,本月在百度&;GBI生态峰会上,百度文心一言首个落地医药行业的产品GBI-Bot正式发布,早前,腾讯也发布了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iDrug)”也已问世。

  AIGC热潮下,AI制药也顺势打响了硝烟之战......

  华为入局制药圈,

  “双十定律”有望突破

  3月24日,国内首个新冠药停产的消息引发热议,当前肺炎感染高峰已过,于百姓而言实属是利好消息,而于公司层面而言,市场不免唏嘘腾盛博药投入回报的不对等。

  “双十定律”一直以来是创新药企的一大痛点,腾盛博药13亿天价研发,却只卖出5000万销售额,努力跑赢一众药企的进度却没有跑赢市场的变换。而近期海内外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突破,也给AI制药领域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日前,人民日报文章《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提到,利用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某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

  据华为云公众号过往消息显示,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是华为在2021年发布的,是“盘古大模型家族”的成员之一,该模型专门面向药物研发领域推出的预训练大模型,旨在帮助医药公司开启AI辅助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科研人员进一步进行人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的成药性预测准确率比传统方式高20%,进而提升研发效率,让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同时降低70%的研发成本。

  据悉,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是由华为云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训练而成的大模型,可以实现针对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

  当前,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归为AI辅助药物设计服务类,而实则华为想要入局医药圈的野心早有显现。

  在初代云盘古大模型发布后不久,华为就悄然将公司20年老将董明“送”给云南白药。据悉,董明曾为华为的技术工程师、华为东欧地区部固网产品行销部长、华为中国区副总裁。

  一年后华为再送一名大将马加,据悉,马加历任北京松下照明光源有限公司财务管理系系长,华为公司独联体地区部子公司财务总监、山东代表处CFO、中国区运营商业务CFO、中国区CFO/中国区行政管理团队成员等职务。

  而在“送人”后,华为再度给云南白药“送技术”。去年7月,云南白药与华为签订《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全面合作协议》。公司将与华为技术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探索联合科研创新的机制,扩大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

  而该协议内容直指华为的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盘古药物分子的“核心成员”,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也将于四月份问世。据悉,该模型可解决传统AI作坊式开发模式下不能解决的AI规模化、产业化难题,除了医药外,该模型已经在金融、气象、工业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

  而除华为外,一众互联网巨头也跃跃欲试。

  大模型“跑马圈地”展开,

  巨头争相布局

  AIGC技术引领着全球AI浪潮兴起的同时,人工智能产业化的路径逐渐清晰,而AI在医药领域最为垂直的方向便是AI制药。

  AI制药本质上指的是机器通过学习和挖掘数据,总结归纳规律以优化药物研发环节,可降本增效,并极大提升研发的成功率。

  如此,互联网巨头和相关医药企业便成了AI制药的主力军。于华为在内的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厂商而言,加码巨量模型是跑赢赛道的关键。数据、算力、算法都是AIGC赛道选手们面对的“拦路虎”,华为即将上线的盘古系列AI大模型分别为NLP大模型、CV大模型、以及科学计算大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华为之前,本月中旬百度发布了旗下AI语言模型——文心一言,此后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下首个落地医药行业的产品GBI-Bot也正式发布。据悉,该款医药垂类对话机器人,使用了百度灵医智惠在医疗健康行业的技术积累,实现了文心一言与GBI专业数据库的有机结合。

  实则早年间,百度便开始涉足AI制药领域。2020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创立了百图生科,(BioMap)致力于通过先进AI技术+前沿生物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新型多组学检测分析、高通量实验模拟、智能化分子发现引擎,加速新型药物和诊断产品的研发。

  3月30日,AIGC浪潮下,腾讯发布AI智能创作助手“腾讯智影” ,据悉该产品可接入数字人直播。而腾讯早年间也在AI制药领域有所布局,并发布了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iDrug)”。

  擅长AI模型、大型计算的互联网巨头们除了自身研发大模型及AI制药系统产品外,还通过投资,与相关药企展开合作的方式布局AI制药。

  除华为与云南白药外,腾讯多次参与投资AI制药公司如晶泰科技;此前复星医药与英矽智能(AI制药公司)宣布达成合作协议。海内外多家互联网企业通过与药企合作的方式入场。

  此前,阿里云就与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合作开发AI药物研发和大数据平台,正大天晴亦与阿里云在AI制药领域有所合作。据悉,阿里云的医疗AI此前已在基因测序、甲状腺结节识别、肺结节识别、数字化模拟临床实验等领域发挥作用。

  海外方面,FACEBOOK AI和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引入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将有助于加速发现有效的新药组合。

  英伟达3月22日显示,全球100多家医疗保健企业正在与NVIDIA就Clara模型合作 ,推动人工智能加速解决方案,其中国内医药企业包括步长制药、华大基因等。

  创新药行业春天将至,

  资本闻声“狂欢”

  ChatGP热潮下,医药领域也正展开围绕AI技术的“工业革命”,“赛点”时刻,背后投资机会有哪些?

  从A股医药行业来看,国内涉及AI制药的上市医药公司包括成都先导、泓博医药、信立泰、药石科技、健康元、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昭衍新药等。

  去年12月,恒瑞医药与法国Iktos达成AI新药研发合作,加速小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今年1月,复星医药与英矽智能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多个靶点的AI药物研发。

  此外,药明康德作为CRO龙头也有所布局,此前公司和Schrdinger合资成立了Faxian Therapeutics,将药明康德的先导化合物优化服务与Schrdinger的药物设计软件平台相结合,从而加速新药发现。

  上年度,利用AI开发抗体、多肽、蛋白降解剂、核酸药物、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基因编辑疗法、表观遗传编辑疗法的多家公司也获得了投资者的支持。

  实则AI制药全面爆发是自2020年开始,,仅2020年全年共发生12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超过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倍。

  其中晶泰科技C轮融资3亿多美元,占当年融资金额的70%,而投资晶泰科技的企业多达26家,其中有知名投资机构红杉中国、五源资本,更有互联网巨头谷歌、腾讯投资。

  此后2021年全球融资总额约为266亿元(超42亿美元),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融资金额超过90亿人民币。

  不仅科技巨头加入了这一场技术赋能医疗的竞技中,更多的初创企业也在源源不断地浮出水面。

  国内AI制药公司中,剂泰医药连续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金额共计1.5亿美元;英矽智能也在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D轮和D2轮),累计金额9500万美元。

  3月24日,一家名为碳硅智慧的智能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商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驱动的新药研发平台——DrugFlow1.0。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企业已获联想创投和联想资金5000万的天使轮融资,而其创始人邓亚峰正是前360集团副总裁。

  从AI制药的整个产业链来看,上游为AI制药提供基础,主要有云计算、实验室数字化,中游主要包括AI制药企业和下场的互联网巨头,下游是传统的药企与CRO。AI制药发展虽然看似火热,但也才刚刚拉开序幕,“黑马”选手还一直处于试水阶段。

  创新药企短期“阵痛期”或许还会持续,但下一波以AI技术为革命的创新红利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