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频传!北斗市场规模未来料超万亿,产业链受益上市公司一览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推进移动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同时,北斗系统还将积极发展多种导航定位授时技术,2035年前建成以下一代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信、便捷高效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布局北斗导航全产业链的海格通信紧随其后宣布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北斗+5G”通导融合研发产业化项目等。
北斗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后第三个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长城证券指出,北斗系统不但可以使我国摆脱对GPS系统的过度依赖,并且“北斗+”生态也将帮助军工行业进一步开启更庞大的民用市场。
北斗导航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提供的短报文通信、授时和定位服务,能够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的多个领域。目前,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已在全球超过120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某导航地图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超过第二名GPS30%以上。
北斗系统在低纬度地区提供比GPS更为精准的定位服务,而低纬度地区覆盖的东南亚、南亚正好是“一带一路”主要的沿线区域。万联证券表示依托“一带一路”的建设推广,北斗系统的应用预计将不断向全球其他地区扩展,进一步扩大北斗的国际化。同时,“5G+北斗”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新的趋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万屹表示,“5G+北斗”相关的基本技术和理论已经具备,待未来“5G+北斗”项目正式落地后,或将形成大型而成熟的产业链拉动效应,成为又一新的增长点。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2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市场规模为4690亿元,2017-2021年年复合增速为16.78%。随着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的扩大,高精度卫星导航与定位服务的需求逐步提升。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2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2022-2026 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达16.69%。
北斗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等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和应用服务。
北斗产业链亦分为空间段、地面段与用户段。其中,空间段(卫星设计、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段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由国家队负责;用户段产业链又可进一步分为上游(芯片、板卡、模块、天线),中游(终端产品、解决方案)、下游(运营服务),主要面向特殊市场、行业市场及大众市场三大应用市场。
开源证券表示,因为产业链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具备上游技术优势公司能够确保中下游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能力,中国卫星、振芯科技、华力创通、司南导航等大部分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方式布局产业链多个环节。
国信证券指出,北斗产业链竞争格局较为清晰,领先厂商优势较为显著。从上游来看,北斗星通在基础元件领域优势较为突出,其子公司和芯星通高精度板卡出货量占国内60%-70%的份额,子公司华信天线在测量测绘领域高精度天线市占率达70%以上;中游终端及解决方案方面,以RTK为例,国内形成华测导航、南方测绘、中海达及合众思壮四家主导的市场格局,海外则以天宝、徕卡等为主,华测导航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华西证券分析师陆洲在1月6日的研报中表示,2012年北斗二号组网以后,相关军品订单出现一轮爆发,预计2023年初北斗三号大规模换装订单将开始释放,24-25年达到交付高峰。自上而下梳理,北斗芯片将率先受益。海格通信突破了北斗三号核心技术,构建起芯片表示还有多家A股公司深度参与北斗产业链,包括星网宇达、四维图新、中国海防、天奥电子、移为通信、移远通信、四创电子、欧比特、高斯贝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