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 “清仓式”离职!知名基金经理全部卸任
2023年基金经理变动潮仍在继续,近日,又有基金经理“官宣”离职。
2月22日,中银国际证券连发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该公司旗下近些年颇有名气的基金经理白冰洋因个人原因离职,离任此前所管的包括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中银证券健康产业等全部基金。
白冰洋是一位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她在投资中相对偏左侧,偏逆向,最近两年因把握住煤炭等能源板块投资机会,业绩表现居前,其所管理的中银证券价值精选基金去年斩获13.08%全年收益,跻身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前十。除此之外,她另一个身份是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的夫人,两人共同组成基金圈中著名“伉俪”。
Wind数据显示,截止2月22日,已有195家基金公司旗下126位基金经理出现人事变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基金经理变动频繁主要是与业绩考核、人才竞争、寻找新的平台机会等多因素相关,整体而言,目前基金经理变更仍处于良性状态,是行业高速发展的表现。
中银证券白冰洋因个人原因离职
开年仅两个多月时间,基金经理“清仓式”离职再添新例。
2月22日,中银国际证券公告,基金经理白冰洋因个人原因离职,离任包括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中银证券健康产业、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中银证券聚瑞在内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上述4只基金分别由张丽新、李明蔚、林博程、吕文晔等基金经理“接棒”。
公开资料显示,白冰洋拥有超10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她曾在2005年至2009年任职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至2012年任职于台湾群益证券上海研究部。2012年2月加盟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历任中银国际证券中国红1号、中国红基金宝投资主办人。
2015年8月,中银国际证券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2016年4月,中银基金发行首只公募基金——中银证券保本1号混合基金(现已更名为中银证券价值精选基金),白冰洋出任首任基金经理,此后,她还陆续接管了中银证券祥瑞混合等基金。
此次离任之后,白冰洋目前已无在管基金。
偏左侧、逆向的价值投资风格
过去两年,A股市场价值风格占优,白冰洋也因把握住煤炭、地产等板块投资机会,业绩表现颇为亮眼。
Wind数据显示,在2022年,她所管理的中银证券价值精选基金以13.08%的全年收益位列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名,她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中银证券优势制造则以9.26%的收益位列2022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第五名。
从更长期的维度看,截止2月21日,她管理的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中银证券健康产业混合最近两年业绩分别达到34.56%、37.25%,双双跻身同类基金前三十名。
据此前的媒体采访中介绍,白冰洋善于从中观、微观等多维度深入挖掘行业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的白冰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投资风格。“相对偏左侧,偏逆向,但也不是绝对的,核心仍然是寻找到盈利/估值、风险收益比合适的公司,投资中以价值判断为核心,而不是看股价走势是向下还是向上。”
白冰洋表示,之所以偏左侧和逆向,是因为景气度高、前景光明的公司,往往估值较贵,合适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小。而一些一时陷入麻烦和困境的公司和行业,市场往往将短期负面因素放大,容易产生估值的偏离,带来中长期投资机会。
她在投资中表现出的行业切换较快的风格也一度令投资者印象深刻,例如,在2021年3季度,她将中银证券价值精选的前十大仓股悉数换成煤炭股,精准把握住煤炭板块行情,3季度净值大涨39.70%,单季度涨幅位列同类基金前三,但到了同年4季度,因煤炭板块回调,基金净值也一度回撤超20%。
在2022年所管基金四季报中,白冰洋也提到了自己对于投资的最新思考。她表示,面对未来,她将坚持审慎地看待所有的变化,对于市场共识过于一致的领域,保持独立的思考。一方面破除线性,短期看待问题的桎梏;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的预判保持敬畏,未来决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整体布局上,以较为均衡的态势迎接新的一年。
她认为,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是千人千面的,她将一如既往坚持投资的安全边际,强调业绩评估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寻找高性价比的标的,而不是寻找“完美无瑕”的标的。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更人数过百
伴随着基金行业高速发展,最近几年基金经理变动一直处于高位,开年以来不到3个月时间,基金经理变更人数已经超过百位。
Wind数据显示,截止2月22日,今年以来已有超600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对外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95家基金公司(包含已发公募产品的券商资管)旗下126位基金经理。今年官宣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一些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基金经理,包括泓德基金邬传雁、长城基金何以广、恒越基金高楠等人。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变动频繁的现象主要是与业绩考核、人才竞争、寻找新的平台机会等多因素相关,是行业高速发展的表现。整体而言,目前基金经理变动仍处于良性状态。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表示,基金经理变动的时机与行业的评价体系相关。“一般对基金和基金经理的量化评价考核都是按照自然年度,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初的人士变动就更为密集。”
盈米基金研究院权益专家王赵欣也总结了人员变动较多的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历来新年伊始就是人员变动的高峰期,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一个考核周期结束以后,有意变动工作的基金经理往往会选择一季度进行自己职业生涯的调整;另一方面,A股市场呈现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去年出现了自2018年以来的第二次熊市,在市场相对低谷的阶段开始自己的新职业生涯,是比较有利的选择,也可以视作他们对自己的一种“择时”。
“一般来说,金融行业普遍在年末进行招聘,因此年初、年末是行业人员变动最为频繁的时期。去年权益市场表现相对极端和结构分化,或加剧了行业内的人员跳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也认同,岁末年初是较为特殊的时点。
在池云飞看来,基金经理变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业绩考核因素,如果基金经理的业绩明显弱于同行,可能迫于公司考核机制而不得不离职;二是人才竞争,基金经理业绩如果很好,同行挖角的可能性会剧增;三是,基金公司的战略变化,例如基金公司发展方向或管理团队变更,很可能导致部分基金经理出于职业发展而离职;四是平台或机会,基金经理可能因寻求更适合自身职业发展需求的平台,或寻求更能满足自身价值需要的机会,而选择其他公司发展;五是个人原因,基金经理可能因为个人原因,如退休、家庭承诺、人生规划等原因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