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20CM涨停!刚刚,这一概念火了(20cm的涨停啥意思)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瓶颈今年有望实现突破。
近日,“锂王”赣锋锂业旗下的赣锋锂电宣布在固态电池“上车”方面获新突破。据悉,搭载赣锋锂电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的赛力斯纯电动车型规划于2023年上市。
固态电池也被业内视为“燃油车终结者”,在该布局的玩家不仅有赣锋锂电、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厂商,还有包括比亚迪、蔚来和长安汽车在内的车企。多为玩家均将固态电池“上车”时间锁定在今年,因此,今年也有望成为固态电池密集亮相的元年。
二级市场上,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近期逐渐发酵,相关概念股相继暴涨。截至截稿时,珈伟新能、德尔股份20CM涨停,赣锋锂业也涨逾7%,而金龙羽则拉出两连板。
半固态电池抢先上车
里程焦虑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痛点之一。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天花板,主流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200Wh/kg以下,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200-300Wh/kg之间。
而不同于锂电池,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及隔膜,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低温可靠性和能量密度三个方面都有较大提升。据悉,相比传统锂电池200Wh/kg的能量密度,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前已经接近400Wh/kg。
但赣锋锂电此次提及固态电池并非为全固态电池。其公布三元固液混合电池属于该公司开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实际上是半固态电池,即部分材料依然延续液态锂电池的“配方”。据赣锋锂电介绍,该电池能量密度可达260Wh/kg,超过磷酸铁锂电池。
实际上,在固态电池这一环节,布局的玩家不仅有宁德时代、赣锋锂电、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电池厂商,还有包括比亚迪、蔚来和长安汽车在内的车企。近期已有多个赛道玩家对外放风,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将在年内上市。
电池厂商国轩高科近期公开表示,公司的高安全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配套车型的电池包电量达160KWh,续航里程超过1000km。该公司称,半固态电池匹配客户需求,预计2023年批量交付。
多个车企近期也透露,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将年内上市。2月6日,蔚来总裁秦力洪在媒体交流中透露,“如无意外,蔚来150kWh半固态电池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据了解,蔚来固态电池供应商为卫蓝新能源,其车规级固态动力电芯早在去年11月底便正式下线。
长安深蓝近期也表示,从1年多前就开始加速研发半固态电池,目前已经进入工程化研发阶段。根据长安深蓝规划,预计半固态电池将于2023年正式搭载在整车上应用。
此外,包括智己、埃安、高合等车企也都在积极与固态电池生产商合作,推进半固态电池上车进程。
全固态电池面世为时尚早
出于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的追求,各国企业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加注研发固态电池。
但在业内看来,半固态电池抢先登车,在当前只是一种折中选择。
光大证券一份研报认为,相比与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尚需时间。一方面是全固态电池尚有技术难点待突破,比如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远不及液态电解质,这使得电池内阻明显增大、循环性变差;另一方面,高昂的成本也是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因素,其产业链尚不完善。
因此,在业内看来,半固态电池由于高安全性、长寿命与良好的经济性,成为液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产品。
那么全固态电池真正到来时间为何时?根据行业玩家截至目前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综合来看,这一时间点指向2025年以后。
例如,国轩高科目前推动硅基负极迭代,锂金属负极和预锂技术落地,以实现电池从液态到全固态转变。国轩高科预计,2025年后将生产出能量密度超过800Wh/L、超过400Wh/kg、循环800次的全固态电池。
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此前曾表示,该公司第二代固态电池液含量目标降到了5%以下,而且完全没有任何隔膜,能量密度定义在400Wh/kg-500Wh/kg。目前清陶已经完成了小试进入了中试的阶段,预计2024年可以量产。
不过,对于真正定义上的全固态电池,清陶正在筹划小试阶段。至于究竟多久能实现量产应用,李峥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他只表示,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和用户的需求动力直接相关。
从目前的来看,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均处在全固态电池研发阶段,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动力电池巨头。据了解,这两大巨头已经在固态电池领域获取多项专利。另外,德尔股份也在近期表示,公司已掌握材料配方和制造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其研发的全固态电池产品正处于研发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已经不少大型车企公开了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丰田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日产计划在2028年正式投产全固态电池;宝马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于2030年前应用于量产车;奔驰投资辉能,计划2028年实现固态电池批量生产。
光大证券也认为,2030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在该机构看来,固态电池将优先从高端应用市场开始商业化,例如无人机、医用等领域,逐步向动力及消费电池领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