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喊话,大佬们都来联动!《流浪地球2》最强幕后还是中国制造
《流浪地球2》呈现了中国人极致的科幻浪漫。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1月30日,中核集团发文力挺《流浪地球2》,不仅让广大网友直呼“这是强强联合的梦幻联动”,也让影片导演郭帆“瞬间泪目”。
随后,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船舶、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多个官方账号更是在评论区扎堆表态,声称都将致力于“让科幻变成现实”。
中国团队解决75%特效制作难题
不难想象,要在片中呈现恢弘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别有洞天的地下城,以及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等科幻场景,数字特效成了重头戏。
近日,视效总监丁燕来在一场脱口秀中这样说道:“《流浪地球2》大概有2600多个特效镜头,渲染都需要20800个小时。”
据了解,除了来自《指环王》的特效团队Weta Workshop仅负责了片中的实体外骨骼部分,该片从前期概念、美术指导、服装道具到后期大部分特效,基本都是国内特效公司完成的,整体工作量在75%以上。
其中,墨影像制作(MoreVFX)和橙视觉(OrangeVFX)两个中国本土团队负责了全片超过一半的视觉特效镜头。
近日,作为墨影像制作的负责人徐建在微博上坦言,该公司一共承接制作了800多个视效镜头,独立完成的有将近500个,包括开篇北京部分和最后结束的大灾难片段,可以说是影片最难的部分之一。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科幻电影,文化内核和美学呈现必须是中国的,这样观众才会认同并产生共鸣。
大国重工撑起最强幕后
此外,在《流浪地球2》有一群特殊的“演员”,戏份重、难度高,因此备受关注。剧中许多可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UEG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出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徐工集团。
据介绍,近半年时间,徐工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时间、涂装、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各方面为《流浪地球2》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
公开资料显示,徐工集团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徐工机械是其核心企业,业务涵盖起重机械、铲运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消防机械、环卫机械和其他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工作。
徐工机械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51.1亿元,同比下降19.82%;归母净利润46.76亿元,同比下降31.33%;扣非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24.02%。
此外,电影中未来世界的所有耳机均由漫步者独家量身定制,经过工业设计、3D打印、结构论证、模具开发等一系列科学严谨的产品化流程制作;傲鲨智能制作的多款外骨骼机器人产品,也让科幻走进现实,并且外骨骼现实版已在多个场景中落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核集团对《流浪地球2》的力挺。海报展示了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和由中核集团牵头研发的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以及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并配文“强核强国 造福人类”。
中核集团官方账号在知乎上发文指出,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在2022年实现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因此,电影中展现中国牵头的行星发动机项目,正是建立在中国具有世界领先的核聚变实力基础之上,才显得真实可信。
科幻领域讲好“中国故事”
毫无疑问,在所有影视类型中,科幻题材作品需要“高配”。庞大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的制作团队,在固有印象里,向来都是好莱坞称王制霸的私家领域,但随着国产科幻大片的逐渐成熟,放眼世界电影格局,中国故事已有一席之地。
“科幻IP开始从‘垂类’向‘大众化’变迁,是近年来国产科幻剧最欣喜的变化。”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过亿的中外科幻电影共8部,合计票房73.14亿元。其中《独行月球》《侏罗纪世界3》《熊出没·重返地球》夺得2022年科幻电影榜的前三名。
“这正是因为包括腾讯视频、B站、灵河文化、NETFlix、艺画开天、郭帆(北京)影业有限公司等在内,越来越多的出品方与承制方,都加入了挖掘科创题材作品的赛道中。”一位影视行业相关从业者如此分析。
科幻影视作品的增多,也直接带动了整个产业值的提升。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达551.09亿元,2022年上半年则高达362.92亿元,增速明显。
实际上,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正如《流浪地球》的剧情雷同,尽管困难重重、危机四伏,追梦人已扬帆起航,未来定有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