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四大信号暗示大行情(央行出手:刚刚)
大盘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科创50指数涨超1%。
盘面上,半导体板块全天领涨,佰维储存20CM涨停,艾为电子涨超10%,博通集成涨停。券商股再度活跃,国盛金控、湘财股份涨停,红塔证券涨超5%。酒店旅游股尾盘异动,西安饮食、西安旅游双双涨停,黄山旅游涨超5%。民爆概念股盘中异动,保利联合涨停。板块方面,酒店旅游、半导体、证券、民爆等板块涨幅居前。
下跌方面,医药股集体调整,CRO方向领跌,诺泰生物跌超6%。此外部分数字经济概念股大跌,楚天龙跌停,安妮股份接近跌停。CRO、新冠药、饮料、食品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800只个股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1%,深成指涨0.13%,创业板指涨0.24%。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07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00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92.88亿元,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3.16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9.72亿元。
01
央行单日净投放超9000亿
临近春节,央行持续向公开市场释放利好。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6日开展77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56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MLF操作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14天期逆回购利率都与上期持平。
因当天有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实现单日净投放9330亿元。随着1月17日7000亿元MLF到期,当月MLF将实现净投放790亿元,为加量平价续作。
节假日前,流动性出现边际收紧,往往是节前居民大规模提现需求所致。今年除了春节前居民提现需求增加外,流动性承压也和1月是传统缴税大月有关。此外,1月份还是存贷款“开门红”时点,存款基数高增会导致补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较大。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央行提前布局14天期逆回购跨节资金,配合MLF增量投放以及结构性政策工具发力等来平抑资金面波动,支持银行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在政策呵护下,节前流动性尽管承压,但压力可控。
进入2023年,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比2022年要大、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稳健偏松格局,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发力。
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同时,资金也因预期改善将从银行体系部分流回到资本市场,包括公募基金、险资、北向等在内的各路资金将净流入资本市场,对股市上涨行情形成流动性支撑。
02
华尔街:与中国沾边都会涨
新年伊始,“超配中国”就成为了华尔街各大机构的共识。随着市场对2023年的预期逐步向好,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信心,进一步扩大至了与中国经济密不可分的资产,包括亚洲股市、大宗商品、新兴货币等。
第一,亚洲股市方面仍有望将继续上涨。
目前,华尔街多家机构预计,中国复苏浪潮将扩散到其他与中国经济密切关联的市场上,尤其是中国周边地区的股市。即使在基准指数迈入进入牛市后,亚洲股市仍有望将继续上涨。韩国等出口型经济体以及那些依赖中国游客的东南亚经济体——尤其是泰国将从中受益。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预计,随着困境的缓解,亚洲股市将在2023年上涨20%。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则预计,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在年底前升至1110点。日前,该指数相比2022年10月底已经涨超20%,步入技术性牛市,距离1110点还有约8%的上涨空间。
第二,大宗商品受益于需求回暖有望上涨。
由于中国市场的需求,2023年原油、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供需关系有望改善。
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表示,随着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优化防疫政策,布伦特原油今年的均价可能超过每桶100美元;同样,中国对铜的巨大需求也预示着大宗商品的良好前景,高盛预计,铜价将在12月底前突破每吨1万美元(当前铜价约69000元/吨)。此外,铁矿石也有望受益。
第三,新兴货币受益于人民币汇率回升有望出现新机会。
自2022年11月中国逐步开始优化防疫措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上涨了约7%。瑞银集团全球财富管理的数据显示,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可能从现在的6.72左右攀升至6.50。
目前,人民币和新兴市场货币之间的60天相关性指标目前已经升至了0.7,这是五个月来的最高值。重新开放的前景令做多泰铢等亚洲货币变得尤为有利可图,智利比索也有望攀升。
03
四大理由看好“持股过节”
每逢春节假期,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都成了投资者“纠结”的话题。经历2022年的回调以及近期市场的震荡走强后,目前券商机构对于“持股过节”的判断相当一致,整体上看好的理由共有四条:
首先,是对宏观经济修复的积极预期。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2023年经济将呈现出显著的修复态势;此外近期主要城市出行状况持续恢复,整体而言春季行情仍将继续。公司层面上,历年1月和2月是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的披露窗口期,高增长的上市公司往往更早进行业绩披露,也会提升市场的盈利预期,进而催化年报行情的启动。
其次,是市场资金面的充裕。
近期最典型的便是北向资金的大举买入。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买入近900亿元。随着人民币升值,外资大幅加仓中国资产,国内资金则相对谨慎,后续这两类资金有望达成共识形成共振,接力做多中国市场,可能推动新一轮上涨。
第三,海外通胀担忧的降温也将助力行情延续。
美国2022年12月CPI环比下降0.1%,为最近三年来首次,核心CPI亦有所下降。这表明美国通胀问题有所缓解,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有望带动全球风险偏好向好,进而持续利好A股。
最后,是历史数据呈现出的“日历效应”。
结合过去10年(2013-2022)数据,上证指数在春节前20、10、5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为50%、60%、60%,在春节后20、10、5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为70%、70%、70%,节后上涨趋势明显;创业板指也有类似表现。
综上,多数机构都看好“持股过节”。英大证券李大霄表示,在2003年至2022年的20年间,春节前后A股大概率上涨,兔年春节也许亦不会例外。这次牛市将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
不过,持股还是持币依旧取决于投资者的个人意愿。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注重的是股票的长期走势,节假日内短期波动,并不影响他们的投资策略;对于短期的投资者来说,节假日期间内股市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若是担忧假期出现突发事件,还是持币观望为好。
同时,节假日会有一些国债逆回购产品发行,短期投资者也可以进行申购。
结合今年的春节假期安排,本周四(1月19日)是操作国债逆回购的最佳时点之一。1月19日当天,只需投资1天期逆回购就可以赚到10天的利息,资金在1月20日开盘前即可用(继续买入股票、基金或操作国债逆回购),1月30日开盘前即可取(提现至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