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春运要来了!你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这里...

  12月28日,#2023年春运40天#迅速冲上热搜榜单。再加上近期各种保障出游、线路开通等消息层出不穷,不少小伙伴的出门热情也随之高涨。

  40天春运要来了!你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这里...

  很快,如何出行?出门去哪儿?怎样出门更安全等问题,相继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市民热议出行方式

  12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印发的《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指出,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

  消息公布后,如何安排春节期间行程引发了小伙伴们热议。其中,打算趁着假期出门“放风”的小伙伴不在少数。

  由于此次公布的《方案》提及,要优化公众出行政策环境,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故记者发现,近期市民对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出游方式热情升温。

  12月24日,2023年春运首日火车票正式开售。同程旅行(00780)数据显示,24日早上8点开始放票后,火车票搜索量快速攀升,短时间内达到疫情前同期的8成以上。

  “最近新开的新成昆铁路(成昆铁路复线)感觉提速不少,在考虑全家去相对温暖的西昌玩一玩。”家住成都的龙女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考虑到家人近期‘阳过’,不适合进行太过消耗体力的活动,乘坐动车出门也相对轻松一点。”

  资料显示,12月26日,历经10余年建设的新成昆铁路正式全线通车运营。自此,成都到西昌间的铁路旅行最快时间大幅压缩到仅需3小时,从成都至攀枝花、昆明的列车运行时间则分别为5小时、7.5小时。

  相比之下,之前人们长距离旅行更加青睐的飞机旅行,却因为近期机票价格上涨“劝退”了不少人。

  像陶姐就对记者吐槽称,本来她是打算和家人一起飞去三亚旅游的,但看了下现在的机票、酒店情况,感觉到时候多半又是“人山人海”,因此将目的地改为了云南大理,一方面出行成本低于全价机票,一方面自驾游也能减少外人接触,相对更为安全。

  就相对短距离的出行而言,自驾已成为目前更多人的选择。

  例如最近“阳康”之后打算回家团圆的小青就提到,自己春节期间本打算乘动车回家,但由于独自养着猫狗不方便出行,不寄养宠物的前提下,只能选择自驾回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市民自家出游的安全、方便等问题,此次公布的《方案》中也特别提到,要密切关注跨省交界、热门城市和重点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流量,及时发布路况和拥堵缓行路段信息,引导自驾人员合理选择出行路线、时间和目的地,避峰错峰出行。

  

  “备选”目的地跨度不小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出行方式的选择,许多市民在目的地的计划上显得更加“纠结”,不少接受采访的小伙伴都强调,虽然准备了出行计划,但由于担心中间出现变化,因此提前准备了几套方案,具体“去哪儿”只能根据之后情况具体选择。

  例如在目的地选择上,小月就对记者介绍,自己和家人近期计划前往西双版纳游玩,但最终能否成行并不确定,可能改为川西或者川南。

  其中,不少小伙伴预期中的目的地跨度还十分巨大。

  成都的何同学就分享了自己的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心路历程:“之前憋坏了,今年怎么都要出门玩一趟。最开始的打算是去哈尔滨看看雪,但最近孩子刚刚康复,不敢走太远,想了想还是改到了就近的峨眉山或者青城山,主要是好好休息、放松一下。”

  由于12月26日发布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中提到,要求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因此,一些国外目的地也相继受到关注。

  在部分市民看来,这些国外目的地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郑先生告诉记者,“听说接下来要放开,就研究了一下东南亚地区的出行计划,但最近听说日本等几个国家都开始有了限制政策,感觉提前定下的这些目的地也没有太大意义,目前就暂时有个大概想法,真做决定还要再等等。”

  不过,相比一些热门的旅游城市,“回家团圆”或许还是更多人最在意,且最确定的“目的地”。

  “今年出于安全考虑,不打算太频繁地走亲戚,但老家还是必须回一趟,那边的老人前段时间生病正在恢复,虽然之前请假回去看望过,在当地也有亲戚照看,但还是希望趁这机会多去陪伴、照顾一下……”目前离开老家工作的小葛如此表示。

  而近期公布的春运相关《方案》中,处于C位的便是“保障探亲人员错峰有序回家过年”。其中,优化公众出行政策环境、保障探亲人员错峰有序回家过年和返岗、保障务工人员有序返乡返岗、保障高校学生错峰离校返校、保障自驾人员有序错峰出行、保障游客有序流动、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保障“双节”期间群众短途出行等要求,均是近期不少网友关注的问题。

  

  专家:防疫不用过度担心

  但部分人群需特别注意

  那么,元旦、春节出行该如何保障安全?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国清近日介绍称,对于感染过且已恢复的市民来说,感染刺激机体产生了一定强度的免疫力,且此免疫力将持续数月才会出现下降。

  对于此部分公众而言,不用过度担心二次感染,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心态、日常饮食、睡眠和卫生习惯(如:外出戴口罩、回家后先洗手),尽量避免从事强度过大的劳动或锻炼。暂未感染的市民也不用紧张,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免疫力仍是大家主动应对感染的重要策略。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则表示,出行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如规范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养成“一米线”好习惯,就餐时拉开间距,使用公筷公勺;从外面回到家里先洗手、通风。

  此外,已经转阴恢复的市民和仍未感染的市民不需要错峰出行,未感染的市民更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可以在出行前补种一次疫苗。

  不过,这段时期当中,仍有一些人群需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胡国清认为,大范围感染过后人群会形成一定的免疫力。如果绝大多数康复者不是自身过度疲劳,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不会很高,但这不适用于自身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康复者当个人特别劳累的时候,免疫力会下降,就可能会发生二次感染,而且感染后症状可能还会较重。

  赵卫还指出,春节期间,各地公共卫生机构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疫情,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及有基础病的人,需要储备好对症治疗的药物。

  元旦、春节近在眼前,你有计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