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可购买一条简历 个人简历被放到网上售卖

在我们找工作时,就要投简历了,简历里标明了详细信息。因此,有些不法分子想办法获取求职者的简历,然后,在网上出售。而且,只要1元可购买一条简历了,经过调查发现,网上售卖个人简历市场很活跃。

招聘个人简历泄露
招聘个人简历泄露

近年来,有不少人公开出售公民信息,而有些人是盗取个人简历,再放到网上售卖。之后,你就会频频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这就是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了。你知道吗?只需要花1元可购买一条简历了,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郭钰急于找工作,在网上向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求职意向是“美术指导、广告设计”,之后竟频繁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提供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职位。

现实中,不少年轻求职者也和郭钰一样掉进了信息泄露“陷阱”。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上简历售卖市场十分活跃,已形成“一条龙”产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形式以正规企业身份入驻网络求职平台获得求职者简历,卖家出售的商品从简历获取的软件与账号、再到简历,一应俱全。

倒卖个人信息
倒卖个人信息

郭钰原本满心期待地等着企业的邀约,没想到接到的竟是骚扰电话,“基本上一天能有三四个。他们问我要不要去做销售,销售什么也不告诉我;还有人问我要不要去做任务,30~80元一单,一单一结,也不说内容,只让我加QQ;还有问我要不要做健身教练的……”。

郭钰怀疑简历被泄露,但为了不错过心仪公司,只能继续忍受这些骚扰,“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求职情绪”。

完整的“简历收集”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简历有一手与二手之分,一手简历就是从未被售卖过的,二手简历是被卖过1次以上的。一位卖家张磊(化名)称,通常一手简历“转化率”更高,求职者电话更容易打通,QQ或微信的好友申请也更容易通过。

据记者调查,知名求职网站的一手简历每条价格1.8~2.5元,二手简历每条价格在0.8~1.5元之间。其他求职网站每条价格0.6~1元。

张磊介绍,数据提供求职者的姓名、手机号、年龄、性别信息,直接发到买家邮箱。当被问及信息是否能够保证实时更新,张磊再三承诺“当天简历,每天稳定更新5000+,质量杠杠儿的”。

另一位网络卖家陈红(化名)给了记者某求职网站的账号试用。记者登录发现,这是该求职网站一个企业VIP账号的子账号,其母账号认证显示是一家大连的人寿保险公司。

母账号可以为子账号分配“简历下载点”。按照约定,陈红为子账号充入了700点,可以在“简历库”里任意下载所有简历。在该账号上,下载一份简历,上海地区需要8点,一线城市7点,二线城市6点,三线城市5点。

除简历买卖外,企业VIP账号的子账号、辅助软件在网上均有出售。当下获取简历最主要方式是通过企业账号发布招聘信息,等待求职者投递简历,再将简历提取出来售卖或直接利用。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专门出售用于注册白号的软件,可以帮助买家批量注册白号,价格在每月100元以上。另外,营业执照也可以批量购买。

“我都是从做工商注册的朋友那里批量拿,现在一手执照基本买不到,二手执照也可以用,但是要技术。”赵峰说,有了营业执照和白号后,利用群内认证软件,可以实现企业VIP的批量认证。企业认证成功后,便可以发帖吸引求职者投简历,帖子内容可以任意编辑,“能否吸引到求职者,还要看话术。”

理论上,发的招聘信息越多,收到的简历数量就越多。网上还专门售卖“发帖机”软件,价格在300~400元/月。另外还有软件可以将帖子刷新,使帖子排名更高。最后,根据平台服务,利用“简历提取器”,以文本形式提取出求职者简历信息。

亟待加强求职平台监管

网络简历贩卖是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民商法学教研室张鹏教授指出,简历买卖涉及到多方面侵权问题。而求职简历软件开发和简历购买者的行为,已构成共同侵权。他们将窃取的个人简历信息进行交易,这本身是违法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交易过程中的钱款应当由执法机关收缴。

“平台应当承担一定的数据安全保障和严格审查的义务。”张鹏说,在网站设计、网站建设维护过程中,平台有义务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如果用户信息泄露,但平台无所作为,则要承担间接责任。同时,对入驻企业的资格审查是当下网络平台面临的较大问题。正规注册的企业账号,如果被内部人员拿来做非法用途,那么企业则涉及管理不严。

张鹏说,不法分子非法窃取个人简历信息,就侵犯了求职者的隐私权。如果求职者因此接到骚扰短信或电话,个人生活安宁被侵扰,则构成隐私权的二次侵犯。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怎样构筑个人信息防范体系?

宋善斌:保护个人信息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众对隐私的自觉保护应该成为个人信息的第一道屏障。一定要在广大职工中普及网络安全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虚拟空间,每个人都要提高信息安全素养,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重视个人信息隐私既是保护自己也是造福他人。

第二,让行业自律、商业诚信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守门人”。在信息时代,准确掌握消费者个人信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企业新的营利增长点,这也造成企业滥用个人信息几乎成为常态。在大量拥有个人信息的单位、组织层面,要做好基础信息的安全保护,防止信息泄露或被黑客盗取。

第三,政府管理成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政府对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行为要规范,政府相关机构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明确告知开发者和运营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要求应用程序声明对用户隐私数据的收集行为,并且要求收集者承担对信息的保护和不扩散的责任。此外,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维权环境,对泄露信息的机构进行追责。要完善法律,适时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