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国际化不断提速 北向资金净流入受市场关注

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相继宣布把A股纳入其重要指数系列。这对A股投资者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年以来在市场评论中越来越多地提到“北向资金净流入或流出”。到底什么是北向资金?它对A股到底有何影响?

A股市场
A股市场

我们在《MSCI扩大A股纳入因子对家庭投资者的启示》一文中介绍了MSCI同A股的渊源,我们希望在本文中同投资者进一步分享A股进入国际指数、北向资金等相关概念,并尝试回答这些变化对投资者而言到底有何意义。

全球指数和中国A股

1.FTSERussell(富时罗素)指数和中国A股

富时罗素是国际第二大指数公司,目前约15万亿美元资产以富时罗素指数为基准。

2019年5月25日,富时罗素宣布将中国A股提升至次级新兴市场级别,并将其纳入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GEIS)。第一阶段纳入因子将基于每个证券可投资市值的25%计算,分三个批次按下列比例实施。

2019年5月25日,富时罗素公司首次公布A股名单,1097只A股入选,其中大盘股292只、中盘股422只、小盘股376只、微盘股7只。

2019年6月21日,最终1005只A股名单公布,其中大盘股288只、中盘股395只、小盘股322只。

2019年8月24日,富时罗素公布其GEIS指数2019年9月季度调整结果,如期将A股纳入因子由5%提升至15%,扩容决定将在9月23日正式生效。同时根据其指数公告,第二阶段将新增87只中国A股,其中大盘股14只、中盘股15只、小盘股50只、微盘股8只。

富时罗素中国指数是一个大家庭,纳入富时GEIS的中国A股将在FTSEChinaAAllCapIndex系列中的FTSEChinaAStockConnectCHNAllCapIndex的成分股中选取。

2.S&PDowJones(标普道琼斯)指数和中国A股

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标普道琼斯指数纳入A股,足以说明中国A股在全球股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19年9月7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称1099只中国A股将被纳入标普新兴市场指数(S&PEmergingBMI),9月23日起生效,其中大盘股147只、中盘股251只、小盘股701只,纳入因子25%。

自1996年推出道琼斯中国88指数以来,标普道琼斯中国指数家族不断壮大,其中BMI指数基于备受推崇的标普全球BMI方法构建。

被纳入S&PEmergingBMI的A股将从标普中国A股BMI中参与沪股通及深股通的成分股中进行选择。

A股“入富”对个股及指数的影响

截至2019年9月16日,就A股纳入富时GEIS,富时罗素公司于2019年5月25日、6月21日、8月24日共发布过三份略有不同的名单,我们尝试分析这些名单的公布对相关个股及整个市场到底有何影响。

1.北向资金占比变化

在《MSCI扩大A股纳入因子对家庭投资者的启示》一文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北上资金加速进入是全市场的盛宴,从短期来看并没有为‘入摩’股票这个团体带来特别明显的特殊优势”。

针对本次A股“入富”,我们分析那些5月25日没有入选、6月21日没有最终入围以及8月24日新增个股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在指数成分股正式生效前,即在最终名单出炉之前,现有名单都是不确定的。其二,纳入指数后的每次调整确实对相关股票的外资占比产生影响。

2.不同个股和指数的收益率表现

业绩表现并不是富时罗素选择指数成分股的主要原则,不过,进入GEIS会不会使这些股票比同类股票表现更好?

我们观察最终入围的1005只成分股、进入首发名单但没有进入最终名单的13只股票和8月24日新增的87只成分股的短期收益率表现,得出如下结论:正面消息对个股的极短期表现(单日)有正效应,但会随着时间递减。负面消息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富时罗素官方文件,FTSEChinaAStockConnectCNHAllCapIndex反映了符合互联互通机制买卖清单要求的合格中国A股,该指数于2019年二季度推出,其成分股与FTSEChinaAStockConnectCNYAllCapIndex相同,但以CNH计价(CNH指离岸人民币、CNY指境内人民币)。

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在指数纳入A股之前,FSTE指数走势不及沪深300、同中证全指大致相仿,纳入之后表现则接近沪深300。

因FSTE全收益指数的编制时间较短,我们无法观察其长期表现,但对比沪股通及深股通指数和沪深300全收益,我们认为随着外资的加速流入,沪股通及深股通指数明显走强。

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不同计价方式对指数表现影响不大,且相对表现因人民币汇率变动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二,随着外资流入,FSTE指数表现在逐渐好转,有望在未来超越沪深300的长期表现。

3.北向资金同指数收益率的相关性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启动。自深港通启动以来,两市北向资金基本保持增长态势,直至2019年一季度达到高点,后因全球主要发达市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海外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获利了结意愿增强,资金转向流出,但是很快又恢复流入。

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的累计金额达到3000亿元,两市走势开始受其资金进出影响。

数据表明,北向资金日净流入同当日指数收益率变动呈现越来越大的正相关性,但是昨日的北向资金净流入和今日指数上涨长期来看存在并不稳定的较小的正相关性,且今日的指数上涨和明日北向资金净流入长期来看存在并不稳定的较小的负相关性。

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外资进入的长期增长趋势利好股市长期向好。其二,近期市场对每日北向资金流向的关注,事实上对短期权益市场投资并无显著指导意义,可能对市场情绪影响更大。

中国ETF市场相关产品

我们发现A股陆续被纳入国际指数后,外资流入确实增加了,但是对个股而言并没有表现出显著优势,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也不显著,但拉长投资期限来看,相关股票整体表现出缓慢超越基准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相关A股整体非常适合长期配置。

截至2019年8月,A股市场暂无同富时A股、标普A股等相关的沪股通及深港通概念宽基ETF产品。

然而,比较标普道琼斯、富时罗素和MSCI最新公布的A股名单,富时罗素的1092只股票有947只包含在标普道琼斯的1099名单中(占比86%),MSCI的443只股票有413只包含在标普道琼斯的1099名单中(占比93%)。这些选股标准的相似性是否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指数走势的同步性?

考虑到MSCI中国A股国际通(人民币)指数具有以下三大特征:成分股个数可能持续增长、所有成分股均为沪股通和深股通的A股、三大指数公司可能具有的某些同质性,我们认为在没有跟踪沪股通及深股通A股宽基指数的ETF产品的情况下,跟踪该指数的ETF是最佳的替代产品。

截至2019年9月16日,我国境内上市ETF产品中跟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人民币)指数的产品共有5只:MSCI易基(512090.SH)、MSCI基金(512160.SH)、MSCIA股(512990.SH)、景顺MSCI(512280.SH)和建信MSCI(512180.SH)。

经数据统计分析,5只产品均不存在跟踪误差大和折溢价显著情况。

总结

从MSCI到富时罗素再到标普道琼斯,重要国际指数纷纷纳A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自身的成人仪式,登上了国际舞台。

目前,沪港通及深港通机制是海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最主要通道,北向资金的加速进入为A股带来长期利好。

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额度的放开将使整个A股市场分享到原本沪港通及深港通A股才能享受的外资盛宴。

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分为主动增量资金和被动增量资金。其中,被动增量资金大概率会在指数生效日入场,主动资金不确定性更高。被动配置型资金的加入将促使A股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投资者结构将会发生变化,以散户为主导的局面将会发生实质性改变,投资风格也将从短线的炒作慢慢转向价值投资。这种转变,将会为A股在国际市场的角逐带来更大的竞争力。

中国境内市场暂时没有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纳A相关ETF产品上市,跟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人民币)指数的ETF是最佳的替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