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天城事务所沈国权:让不同领域专家去研究不同企业

曾任证监会第七届、第八届发审委委员的沈国权在资本市场可谓阅历颇深,而他目前出任高级合伙人的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又在为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提供服务,经验丰富的他如何理解科创板审核问询?他认为怎样才能“问”出一个真公司?

公司IPO
公司IPO

对此,沈国权近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审核问询应在市场化与法治化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注册制下的IPO看门人已完全切换为中介机构。”沈国权表示,注册制下,上交所作为监管者主要是通过问询方式,让中介机构切实扮演好“看门人”角色,最终确保科创板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

如何才能做好审核问询,并“问”出一个真公司?沈国权认为,审核问询应在市场化与法治化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在沈国权看来,市场化与法治化相辅相成,市场是无形的资源配置之手,可以更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但若缺乏法制规范,市场将处于无序状态。然而,如果过于强调法治化,则会反过来影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尤其是对创新市场,新生事物尚需摸索,因此也不太可能在法律上描述得太过细致。过于强调法治化可能导致一些好企业、新企业因信披要求过细过密而对在科创板上市“畏难”。

截至6月17日,上交所共受理了123家企业的科创板拟上市申请,其中逾百家已问询。从这些企业披露的问询回复看,上交所问询的问题覆盖面较广,除股权结构、核心技术、公司治理、财务信息等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外,环保、处罚、社保等也有涉及。

在监管问询方面,沈国权建议进一步聚焦主业。即问题以科创板企业的核心技术、市场前景、竞争优势等与未来发展相关的基础逻辑关系为重点。沈国权进一步表示,问询科创企业的问题,应是一般性问题,在技术上不宜说得过深过细。“大家都能完全了解的可能就不是一项新技术,企业只需把技术及相关风险等不确定性讲清楚即可。”

例如,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科创板企业的商业秘密豁免与做好信息披露之间的平衡,就值得关注。有部分投行人士反映,部分科技型企业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会担心竞争对手知晓核心信息;同时,上下游产业链掌握这些核心信息后,也可能导致该企业在未来的商业合作中处于被动。

综合以上考虑,沈国权建议注册制的审核问询采用负面清单概念。“只要规定企业必须披露的信息以及禁止性行为,余下的都交给市场来判断。”沈国权认为,不管投资人是哪方面的专家,都不可能是全才,也无法作出最全面的判断,所以才需要借助市场的无形之手,让不同领域的专家去研究不同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