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CEO内部信曝光:员工最高降薪50%,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威马降薪的靴子落地了。

  刚刚,威马员工确认收到了一份CEO的全员信,意思非常清晰,就是两个字:降薪

  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措施:

  1、M4及以上高管主动降薪50%

  2、其他的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

  3、发薪日从次月8日调整为次月25日,这次调整从10月计薪月开始计算,对威马及旗下所有分子公司生效;

  4、取消2022年度的所有奖金:包括13薪和14薪,以及年终奖,同时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这些调整和上月底威马被爆出降薪的内容基本一致。

  在此之前,威马几乎是掉队的代名词,曾经和蔚小理比肩的新势力企业,如今不得不勒紧裤腰带。

  而此时的威马还处于冲击IPO的关键时刻,能挺过这一关吗?

  01

  “希望各位同学理解”

  沈晖那句“威马要做全世界第一家能够盈利的新势力”的豪言壮语,仿佛还没过去多久,一转眼就变成了,“希望各位同学们理解公司的困难,一起度过寒冬。”

  全员信中,沈晖把降薪的原因,归结于疫情的重复爆发,与成本上涨。

  他表示目前资本市场低迷,威马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因疫情的严重影响,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原材料成本的急剧上涨以及供货不及时,都严重影响了威马的生产和经营。

  讲完了困难,沈晖没忘记感谢“坚守岗位”的各位员工。

  然后,重点来了,沈晖称从今年10月以来,公司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资金压力。除了管理层主动带头降低一半薪资,公司还精简了整体的运营费用,来降低经营成本。

  最后,沈晖在全员信中表示,调整计划公司已在10月份陆续通过部门会议,向员工进行了沟通和传达,并称会收集员工反馈,不断完善相应举措。

  威马CEO内部信曝光:员工最高降薪50%,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来源:网络

  至此,沸沸扬扬的新势力车企威马汽车“降薪事件”,在沈晖的这份全员信中,最终落下了实锤

  全员信曝光后,一时间业内外都在纷纷讨论,而这其中最“惨”的应该就是威马的员工了。

  “有福老板享,有难一起当”一句话道出员工的心酸,前段时间沈晖的12个亿年薪事件还没完全过去,员工降薪就先落实了。年薪12亿虽不真切,但也让威马站在了舆论中心。

  不过按照招股书,对于一些高管来说,即便是薪酬减半,也能拿到百万级年薪。

  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向董事及监事支付的酬金总额为17.46亿元,其中酬金及花红部分沈晖约为201万元,三位执行董事杜立刚、侯海靖、毕仕宇分别约为167万元、235万元和207万元。

  02

  只是降薪就行了吗?

  靠降薪,威马汽车就能度过寒冬了吗?

  作为国内浩浩荡荡造车新势力大军中的一员,威马前几年的发展虽然说没有一鸣惊人,但也是可圈可点,甚至还能和“蔚小理”打个来回。

  然而威马没有按照既定的剧本发展,在威马提交的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21年底,威马汽车累计交付8.3万辆。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4.4万辆,同比增长96.3%。也就是说,去年每个月威马平均交付3600辆车左右。

  如果说之前的数据还勉强说的过去,那今年真的是没眼看了,而且进入2022年,威马官方就没有再公布任何销量数据。

  我们通过第三方信息查询到,九月威马共计交付3003辆,刚过去的十月更惨,只有1117辆,还不及友商的零头。

  而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还不到3万辆,平均来看单季度销量还未过万。所以,接下来的四季度,即便是威马超长发挥,最好成绩最多也就是和去年持平。

  销量不佳,威马的车辆质量问题又频发。

  威马主销车型——EX5多次被报道发生自燃现象。2021年9月,温州一辆威马EX5发生起火,12月份,威马汽车又接连在郑州、海口、三亚“起火”,短短一个季度,威马创下4次起火纪录。

  早在2020年10月,威马汽车就因自燃召回了部分车辆。召回原因是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

  然而召回并未解决威马自燃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间威马共计发生10多次自燃事件

  今年6月1日,港交所披露的最新一批IPO申请名单显示,威马汽车已正式提交IPO申请,然而随着零跑上市,威马关于IPO的消息也没有太大进展。自此之后,威马上市的消息就杳无音讯了。

  威马CEO内部信曝光:员工最高降薪50%,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来源:威马招股书

  10月底曾有员工猜测,降薪是为了减员,威马会再启动IPO,有可能会在12月1日上市。

  现在来看,显然是可能性不大了。

  而降薪的无奈之举,可能对缓解资金压力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据悉,到去年年末,威马汽车共有3952名员工,其中半数位于制造岗位,研发人员占比28.9%。2021年,人数最多的制造岗位的员工薪酬在公司销售成本中的占比仅有3%,约2亿元,此外销售和研发人员的薪酬总额为4.3亿元。

  2021年,人数最多的制造岗位的员工薪酬,在公司销售成本中的占比仅有3%,约2亿元,此外销售和研发人员的薪酬总额为4.3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薪酬最高的就是高管和行政人员,2021年合计高达21.06元,不过这其中还包括了并没有兑现的沈晖的“12亿天价年薪”。

  如果威马的降薪对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并不大,那么威马还依然这样做,就可想而之目前的财务状况有多么糟糕。

  目前,威马手里的现金及其等价物只有41.56亿元,这笔钱看起来不少,但对于造车这种重资产投入,特别是威马选择自建工厂的重资产模式,以及花钱如烧钱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点来看,威马这41亿和蔚小理这种动辄四五百亿的现金储备相比,实在是太少了。

  销量没眼看,质量又堪忧,手里还没钱,威马的财务数据表现更是直接。

  截至目前,威马累计融资额达350亿元。融资虽然多,但亏损也很大,自2019年以来,威马每年的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3亿元和82.0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了170亿元,经调整过后的净亏损也依然高达136亿。

  威马CEO内部信曝光:员工最高降薪50%,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来源:威马招股书

  03

  明年会是决赛圈

  今年对于新造车企业并不友好,刚过去的10月份,造车新势力“蔚小理”销量集体下滑

  在10月排在“蔚小理”之首的蔚来交付环比下降7.53%,理想环比下降12.83%,小鹏更不必说,9月的销量已不尽人意,没想到10月迎来更大的打击,环比下降39.76%,仅交付5101台。

  威马CEO内部信曝光:员工最高降薪50%,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来源 小鹏汽车

  哪吒虽领跑,但是在10月份仅环比上升0.06%,换句话说,哪吒销量的微升,也已经透露出疲软信号

  在造车新势力集体失势的情况下,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却是另一番景象。广汽埃安、AITO问届和极氪销量增长明显,广汽埃安势头强劲,在销量上突破3万,甩其他车企几条街。

  值得注意的是,AITO问界和极氪在10月的交付量均突破了万辆

  AITO问界系列在10月份的交付量为12018辆,环比增长18.5%,自8月份开始交付量破万之后,一直延续较好的势头,在9月和10月不断创造新高。

  10月份极氪旗下唯一在售车型极氪001的表现出乎意料,月交付量首次突破1万,环比增长22.3%。这次极氪001超越“蔚小理”三家首次进入销量榜前五

  从10月的交付榜单可以看出,传统车企交付量增幅较明显,而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再不想办法自救,怕是真的要落入艰难处境。

  虽然“蔚小理”等一直强调是受到疫情影响、产品切换、疫情影响、以及伴随着新车型投产出现的产能爬坡等原因,导致的销量不佳。但细数下来,对产品供应链的掌控不到位、产品开发不完善、研发资金不够、过度追求智能化等问题,也都是新势力跑不过传统车企的重要因素原因。

  2021年蔚来在研发上投入为46亿元,小鹏汽车为41亿元,理想汽车为33亿元,然而它们的年销量都不足10万辆。相比之下,比亚迪在2021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为106亿元,同时销量为73万辆,就在今年刚过去的前三季度,比亚迪的销量就已经超过110万辆,这是新势力想都没敢想过的数字。

  威马CEO内部信曝光:员工最高降薪50%,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来源 比亚迪

  高昂的研发费用势必会带来高昂的成本和低迷的毛利率,蔚来的单车成本约为比亚迪的4倍,小鹏汽车的单车成本约为长城汽车的9倍。

  这场百年未有的汽车变革,虽然始终被新势力车企把握话语权,但回归市场之后,这些新势力还是以和传统老炮掰手腕

  明年,又是一场刀刀见红的决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