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30亿商誉致巨亏,步长制药转型不顺何去何从?

  1月31日,步长制药股价大幅低开,开盘约半个小时便封跌停板,报19.18元/股,当日市值蒸发23.56亿元。

  前一日晚间,公司预告了2022年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步长制药预计2022年亏损约15.84亿元-19.36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为12.89亿元。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拟对子公司通化谷红、吉林天成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计约30亿元到34亿元。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步长制药商誉减值主要与其子公司产品被调出医保有关。自2020年开始,公司接连发布多条公告,旗下谷红注射液、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接连退出部分省份的医保目录。其中,谷红注射液、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分别为通化谷红和吉林天成的核心产品。

  随着中药注射剂市场萎缩,旗下的拳头产品增长遇阻,步长制药逐渐踏上了iFinD数据显示,步长制药销售费用连续数年快速增长,从2011年的24.4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83亿元,销售费用率也由2011年的41.64%增加至2021年的52.66%。

  另有媒体统计,2022上半年中国医药公司营收100强企业营收合计1.4万亿,整体销售费用率约9.8%。其中步长制药同期的销售费用为33.3亿元,虽然金额同比有所下降,但高达46.9%的销售费用率,仅次于百济神州的66.9%和济川药业的47.1%,排名第三。

  若将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拆开来看,其中"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占大头,2022年上半年该费用比重为94.42%。

  对于这部分费用过高的问题,步长制药曾回复交易所称,专业化学术推广营销模式是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据此可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的认知度,促进产品销售。

  相比较高的销售费用,公司的研发费用较低。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33亿元、4.09亿元和9955.46万元。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步长制药在研产品221个。算下来,半年时间里每个在研产品的研发投入仅有45万元。

  转型之路漫漫

  传统中药注射剂增长乏力,步长制药开始转身布局新业务。

  从2018年起,步长制药明确提出了三大战略转型目标,即由销售型公司向科技型公司转换;由中成药向生物药、疫苗、化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药转换;由中国本土化向全球化转换。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步长制药的生物制药布局,最早能追溯到2014年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成立。在上市前后,步长制药在四川泸州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建设生物制药基地及新药产业化基地,先期用地300多亩,建筑总面积7.2万平方米,第一期计划投资7.97亿元。

  步长制药对疫苗的布局始于2019年,在疫情初期,公司曾高调宣布进行新冠疫苗研发,通过间接控股浙江天元取得了疫苗生产能力。

  另外,在转型战略指引下,公司加大了投资和并购力度。2021年3月份,公司投资设立了江西省步长移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尚志市步长移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涛医云健康科技(杭州)数字医疗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

  2022年3月份,步长制药拟2080万元投资北京步长大厦物业运营有限公司、长沙众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步长健康产业(西安)有限责任公司,目的是设立子公司。

  然而,2022年8月份公告收购一家“壳公司”,以推进“大健康”产业布局的计划,却让步长制药陷入了利益输送的质疑声中。

  按原计划,公司拟以4888万元收购步长健康管理100%股权,后者在截至估值基准日持有的有效保健品批件18个。

  但值得注意的是,步长健康管理近一年半营收为0,净资产-1200多万,在职员工仅3人,步长制药却给出了4900万元的估值,溢价5倍收购。

  更重要的是,受让方步长制药的控股子公司步长浙江,与转让方步长健康管理的股东名单中均有“胡存超”的身影。

  交易所在监管函中质疑,公司与步长健康管理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其他潜在利益安排,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此项收购也因“收购事项未能达成共识”,最终搁浅。

  总结来看,自转型目标提出以来,步长制药在各产业的动作措施不少,但目前尚未有重量级的产品上市。

  有媒体统计公司上市以来的6份年报,公司只披露过5款生物药产品和1款疫苗的研发进展。2022年的公司公告新披露了两款实体瘤治疗用药均处于早期的Ⅰ期临床试验阶段。

  如今曝出业绩巨亏,步长制药的转型诉求也更加迫切,但面对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接力迟缓,公司想打好转型“翻身仗”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