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科技“钟爱”利润掺水
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办法给利润“掺水”,在已有的A股财务造假案例当中并不少见,但如果通过造假把财务报表完全变了样子,那除了胆大以外,恐怕也没什么合适的词能形容如此行为,今天的主角模塑科技就是如此。与其他的财务造假案例相比,模塑科技造假虚增的利润金额看似并不算多,但2020年度披露的利润总额当中只有不到5%是真实的,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01
模塑科技虚增利润遭罚
根据模塑科技12月28日披露的公告,该公司26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合计处罚金额360万元,其中公司时任董事长、总经理曹克波,财务总监钱建芬,副总经理朱晓华,财务经理刘华分别被罚50~120万元不等。这些人士之所以吃到罚单,最主要原因就是大比例虚增利润的违规行为。
具体来看,模塑科技通过违规多确认收入、少确认成本及费用方式,虚增2020年度利润总额3197.01万元,占2020年度披露的利润总额的95.24%。为了这些利润能够成功虚增,模塑科技采取了包括延迟确认收入和奖金,确认收入时未按规定扣除代垫费用,要求供应商配合提供虚假采购折扣以虚减成本等方式,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了。
仅以当中的“延迟确认收入”一项为例,模塑科技与参股公司北京北汽模塑曾在2020年4月、12月各签订了一份《技术支持服务合同》,不含税的合同金额分别为2220万元和2980万元,实际履行时间分别为2019年度和2020年度。根据模塑科技公布的数据,该公司在2020年共确认对北汽模塑的技术开发服务收入5200万元。
说得明白一点,5200万元的开发服务收入,意味着模塑科技将前述两份合同的收入全部确认到了2020年,从合同的实际履行时间来看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只有后者的时间能够对得上。不过,如此不合理的行为,在2220万元的虚增利润面前,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至少对于模塑科技是如此。
(来源:12月28日,模塑科技《关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在阅读模塑科技的公告之后可以发现,该公司虽然四次虚增了共计将近3200万元的利润,但单是前述的延迟确认收入这一项,在总虚增金额当中的占比就接近七成,剩下的三次合计还不足1000万元。倘若多看一眼就可以发现,在这三笔虚增当中,有600万涉及的交易对方还是北汽模塑。
02
北汽模塑什么来头?
那么,模塑科技“魂牵梦绕”的北汽模塑,究竟是家什么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北汽模塑是由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模塑科技共同出资建立的,其中前者的出资比例为51%,后者为49%。在穿透之后,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北汽集团。倘若仔细观察之后可以发现,北汽模塑的经营范围,和模塑科技的重合程度看起来并不低,因为二者主要生产的产品当中,都包括了汽车保险杠、模具、塑料制品这三项。
根据一般理解,主要产品和业务几乎一致的两家公司,由综合实力较强一方为较弱一方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如此情况并不奇怪,但在北汽模塑的案例当中却正好反了过来,为北汽模塑提供技术开发服务的是模塑科技,而北汽模塑穿透后的实控人北汽集团,似乎才是综合实力相对占优的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不考虑背后可能存在的内情,北汽模塑还能心甘情愿配合模塑科技虚增利润,而且还是数以千万计,未免过于大方了些。
值得关注的是,模塑科技在虚增利润上大张旗鼓,但对持有公司可转债的投资者却有点“吝啬”,说是自视甚高,某种程度上恐怕也不为过。
根据统计,模塑科技年内所有涉及可转债的公告当中,至少有6份直接在标题中提及“不向下修正可转债转股价”,这六份公告最早可以追溯到8月8日。但作为参考,模塑科技的股价从8月初起算,累计跌幅接近20%,明显差过大盘同期10.07%的跌幅。同期模塑转债的跌幅更是接近29%,不仅明显跑输正股,转股溢价率也超过167%,在同花顺iFind统计的全市场474只转债当中排名第12位,已经是相当靠前了。
一般来说,正股受到各种因素的拖累出现下跌,不仅在情绪上会拖累可转债走势,倘若跌破可转债的转股价,转股溢价率也会因此被越拉越高,进而抑制投资者转股的积极性。此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为了促进转股、避免还本付息可能带来的资金支出,是有理由下调转股价格的。就模塑转债而言,目前最新的转股价为7.24元,但公司的股价自从2022年初至今从未高于此价位,就连年内最高价相比转股价都低了将近10%。
在模塑科技正股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公司却坚持不下调可转债转股价,这不由得让人好奇,他们的勇气究竟是从何而来。
(图中橘黄线为模塑转债)
说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想知道,对于“自视甚高”的模塑科技而言,利润造假究竟有多重要?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所需参考的不仅是公司公告和处罚告知书,公司已公布的利润数据同样不能例外。
根据已经公布的财务数据,模塑科技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到2000万元,在最近10年当中,仅比2018年略好一点,这还是在2018年扣非后会出现净亏损的前提下。虽然模塑科技2013~2022年(其中2022为前三季度累计数据)的营业收入一直超过数十亿元,但公司整体毛利率却在走下坡路,十年跌了6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模塑科技在业绩不振,毛利润下跌的情况下,自然存在动力给利润造假,说是“不造不行”恐怕也不为过,因为公司单是延迟确认收入这一项虚增的2220万元利润,就比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还要高。
总而言之,与同日公布被罚的养鸭大户ST华英靠虚增利润才能减亏相比,模塑科技的情况不论说是“好”还是“坏”都不为过。说它好,因为模塑科技至少没有戴帽,而且公司利润造假的绝对值似乎并不严重;说它坏,因为模塑科技与ST华英相比,不仅需要考虑股价和经营的压力,同时还要考虑剩余转债转股失败,进而需要还本付息的潜在影响,而模塑转债距离到期摘牌只剩不到半年了。
但很明显,不论最终结果是好是坏,模塑科技虚增利润的事件被曝光,都是给投资者提了个醒:在买卖股票之前,对公司的基本面多做研究终归没错,毕竟这是对自己的投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