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作者:高瑞东 赵格格 刘文豪 刘星辰 杨康 顾皓阳 查惠俐
核心观点
此次报告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此次报告明确,在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后,下一阶段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此两个目标缺一不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二者内核一致、相互牵引,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社会以资本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本质要求,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方案”。
从顺序上,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长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存在产出缺口,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逆周期调控存在发力空间,供给端的仍然非常依赖进口,原油、天然气等产量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部分关键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卡脖子难题。为此,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四、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
此次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此次会议对“能源革命”的相关表述,延续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即强调“先立后破”与“保供稳价”。我们理解,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新能源体系仍是长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实施节奏上,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之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施加了多轮制裁,涉及能源、航运、金融等诸多领域,引发全球粮食以及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在此形势下,能源政策主要聚焦“保供稳价”与“安全”。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2022年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2022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与2022年4月政治局会议部署一致,此次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双碳”工作的相关内容,而是延续“保供稳价”的主基调,强调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传统能源层面,煤电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电源,煤炭的保供更是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核准了煤矿项目先进产能3770万吨/年,调整建设规模增加产能900万吨/年,并推动试生产产能6000万吨/年。上半年我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到6月底,全国统调电厂电煤的库存超过1.7亿吨,同比增长51.7%,这有效增强了体系正在快速发展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稳步提升。7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提到,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了约1.3亿千瓦,2021年10月超过了10亿千瓦大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当中非化石能源装机的占比达到83%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突破了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较快增长,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3%、7.8%和13.5%。
章局长指出,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重启煤电的形势下,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力度不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2020年的15.9%提高到16.6%,保持了十八大以来的年平均增速,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按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长,有能力也有信心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见2022年7月29日外发的报告《统筹防疫与经济,力争最好结果——2022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此外,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九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七年稳居全球首位。
五、完善分配制度,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此次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放任市场化机制自由发展,使得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最终带来了近年来欧美保守主义思潮抬头,社会动荡不止的恶果。但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富裕,是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社会以资本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本质区别。
为实现共同富裕,报告提出,一方面是完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是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体制。
第一,完善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实现共同富裕高度重视,不断细化共同富裕的目标设计和时间路径。此次报告指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具体目标。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多劳多得,是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一步,也是激发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涌现的重要一步。在当前中国居民收入结构中,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占比较高,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格局中的比重也相对较低。因此,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有利于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构建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就业、住房、健康、社保等各类民生保障体系,体现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市场往往存在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主体要素禀赋差异、运行存在外部性等缺陷,导致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因而要有效发挥政府功能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在二次分配甚至三次分配层面强化政府调节和引导,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此次报告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涉及了诸多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领域相关政策预计会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推进共同富裕。
而从实现节奏来看,报告强调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外部压力,高质量发展是最为首要的任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循序渐进、与发展规律相契合,要“量力而行”。不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与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处理好效率与分配的事情,“尽力”提高民生福祉,也有利于打破经济发展的桎梏,全面释放生产要素的潜力。
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两者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相互依仗,缺一不可,共振同频。只有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才能从需求端牵引供给侧改革,实现更好的国内大循环。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通过优化分配机制将发展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才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才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才是中国智慧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交的“中国方案”。
六、风险提示
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