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进厂上班”不应是无奈的选择

  近期,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迎来利好——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以上专项再贷款额度,推进设备更新改造;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1家全国性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原则上不低于30%……金融活水润泽,有助于疏通制造业转型堵点。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其培育体系和储备情况是否足够完备?

  决策层早就意识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出台措施并推动落地。中央层面,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地方上,如安徽省9月中旬颁布出台若干政策以支持技工强省建设,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10万人。

  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在不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个中考量就在于,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对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跨越重重障碍,比如一些社会观念就存在对技能人才的过低评价。走出校门“找个厂子上班”,听起来好像就比“找家医院”和“找个律所”工作要逊色很多,“厂员”很容易与“傻大黑粗”划上等号,而出入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才被认为是寒窗苦读应该换来的那座“黄金屋”。

  观念的转变与破除不在一朝一夕,建立一套可操作的技术或方法,让技能人才真正享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回报,或许可以加快观念转变的过程。对于这一点,《意见》已有安排,如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等。通过实实在在的制度安排,提高技术技能人员的社会地位、确保技术技能人员的收入,让技术技能人员有可观可感的职业发展前景,由此带动社会认识层面的转变。

  1998年出版的《新华字典》修订本中有一则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虽然这段话在语境变换后面目全非,但描绘的境界却值得全力奔赴。各得其所,劳有所得,本是劳动力市场的真实面目,“找个厂子上班”不应是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