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英国披露:猴痘出现“人传人”!是否会全球大流行?世卫最新研判

  据新华社,英国卫生安全局6月1日说,猴痘在英格兰地区出现“人传人”,这在英格兰尚属首次。依据路透社解读,猴痘已在英格兰发生社区传播。

  卫生安全局说,目前英格兰暴发的猴痘疫情是“该病毒首次在英格兰出现人际间传播”,尚未发现病例与猴痘流行地区存在旅行关联。

  英国确诊190例猴痘病例

  卫生安全局说,目前英格兰暴发的猴痘疫情是“该病毒首次在英格兰出现人际间传播”,尚未发现病例与猴痘流行地区存在旅行关联。

  卫生安全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英国确诊190例猴痘病例,其中首都伦敦有132例。另外,34例报告在症状出现后21天内去过欧洲多个国家。

  另外,英国卫生机构眼下向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提供丹麦生物技术企业巴伐利亚北欧公司生产的预防天花疫苗。

  猴痘与天花同属正痘病毒属。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率达到85%。不过,世卫组织目前不建议大规模接种这种疫苗,而是建议面向医务人员以及高风险人群有针对性地使用疫苗。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患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患者会在数周内康复,但也有患者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

  自1970年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以来,猴痘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流行,但目前多个非洲以外国家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却没有任何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研究人员正试图查明背后原因。

  世卫组织:全球30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已发现超过550例猴痘病例

  当地时间6月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30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已上报超过550例猴痘确诊病例,多国突然出现猴痘病例表明其可能已传播了一段时间而未被发现。

  谭德塞说,感染猴痘后症状通常会自行消退,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重症。世卫组织敦促受影响国家扩大监测范围,预计未来将发现更多猴痘病例。

  当地时间5月29日,世卫组织发布疾病信息通报,5月13日至26日期间,已有23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上报了257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约120例疑似病例。

  世卫组织预计,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还将发现更多猴痘病例。病毒可能已传播了数周或更长时间而未被发现,且存在广泛的人际传播。

  世卫组织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

  依据世卫组织5月底的判断,随着在猴痘流行国家以及非流行国家的监测扩大,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确诊病例。不过,猴痘不太可能发展成继新冠之后又一场全球性大流行。

  海关总署:严防猴痘!

  据“海关发布”公众号5月30日消息,近期,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海关总署对全国海关口岸卫生检疫相关工作作出部署,持续做好“多病共防”,防止疫情叠加。

  疫情形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24日通报,自5月7日发现首例猴痘病例以来,全球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上报了131例猴痘确诊病例和106例疑似病例。世界卫生组织预计,疫情影响范围可能扩大,除报告病例的国家外,其他国家也可能会出现病例。

  海关检疫

  海关总署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发布疫情警示通报,部署全国海关在口岸加强入境卫生检疫工作: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巡查、采样检测等各项卫生检疫措施;加强进境携带、寄递物检疫和啮齿动物检疫;扎实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检测工作准备;持续强化与航空公司的沟通联系和口岸健康宣教;同时,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疾病特征

  猴痘潜伏期通常为6-13天,范围为5-21天。猴痘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和/或出汗、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猴痘主要通过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已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而受染,通常由动物传给人,但现有信息表明,猴痘病毒在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中出现了人际传播,如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也可在直接的、长时间面对面接触中通过含毒的大量呼吸飞沫而传播。

  健康提示

  海关提醒,出入境人员应提高风险认识,减少病毒暴露,降低感染风险:在猴痘病毒流行地区,避免与啮齿、灵长动物发生任何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食用前需彻底煮熟;避免密切接触猴痘感染者及已被污染的物品;及时、正确的洗手;到密集场所应注意佩戴医用口罩。

  出入境旅客应配合口岸卫生检疫工作

  出入境途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如实告知交通工具乘务员,并配合做好自我防护。出入境旅客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大范围皮疹等症状的,要及时向海关申报,以便尽快获得检疫排查和后续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