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出手:支持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国办也发文稳外贸
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加强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等13条政策措施。
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加强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等13条政策措施。
《意见》明确,涉疫地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所在省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定重点外贸企业名录和相关物流企业、人员名录,对生产、物流、用工予以保障,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保障外贸供应链稳定。将外贸货物纳入重要物资范围。各地要积极优化作业流程,进一步压缩国际班轮等泊时间,不得层层加码。
《意见》要求,加紧研究推进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海运运价、运力期货。各地方加强“政银企”对接,梳理一批急需资金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名单,开展“清单式”管理。通过内部考核激励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
根据《意见》安排,接下来将研究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纳入国家鼓励的产业目录,持续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分析认为,这将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近期多个重要会议和文件发力稳外贸
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近期本土疫情多点频发的形势下,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9%,增速降幅较快。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五方面措施。
在此期间,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王廷科介绍,截至4月底,公司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279亿美元,服务3375家企业。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保险、海外仓保险等产品,服务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截至4月底,累计保障交易订单量超过2700万单,累计承担风险金额超过200亿元。
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持续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意见》提出,优化创新线上办展模式,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等方式参加境外展会,促进企业用好线上渠道扩大贸易成交。支持医药企业注册认证中西药制剂和生物制品,支持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品牌汽车,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鼓励创新、绿色、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
同时,培育新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研究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纳入国家鼓励的产业目录,持续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今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吸收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速。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前4个月,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43.7%和26.9%。根据《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188条,修改52条。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纳入国家鼓励产业目录,将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三部门发文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5月26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关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细化了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的具体要求。
具体来看,《通知》要求各地人民银行、外汇局分支机构要鼓励银行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针对企业特点“因企施策”,提供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支持中小银行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汇率避险需求。进一步便利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鼓励企业通过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效率。
《通知》还要求,各地人民银行、外汇局分支机构要鼓励银行、担保机构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避险成本。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通过专项授信、数据增信、公共保证金等方式,减少企业授信占用和资金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