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掉队”与“超车”:20家休闲食品公司的2021年

  从2010年到2021年,我国的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4100亿元持续增长增加至1156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9.9%。即便是疫情来袭的2020年,良品铺子(603719.SH)和甘源食品(002991.SZ)也成功登陆A股。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对银柿财经记者表示,休闲食品在过去的十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线上渠道拓展。近几年线上竞争愈加激烈,各家品牌也有打下沉市场的意味,总体来说,未来三年休闲食品仍可保持一定的市场容量增长,随着需求引导的产品多样化发展,也是另一个不错的机会。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如今,各家休闲食品上市公司均已交出2021年的 “答卷”。

  卤味和肉制品:周黑鸭、绝味逆势扩张,煌上煌关店346家

  银柿财经记者整理发现,A股、港股上市的休闲食品公司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卤味和肉制品类、烘焙糕饼类、炒货干货类和果脯冲调类。

图表:卤味和肉制品类公司各项数据(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上市公司公告)

  其中,卤制食品上市公司主要为煌上煌(002695.SZ)、绝味食品(603517.SH)、有友食品(603697.SH)、劲仔食品(003000.SZ)等。其中,煌上煌和绝味食品2021年实现营收23.39亿元、65.49亿元,同比变动-4.01%、24.12%;劲仔食品和有友食品分别实现11.11亿元、12.20亿元,同比变动22.21%、11.62%。

  据悉,煌上煌和绝味食品的销售模式主要为线下门店销售,门店、加盟店的数量直接影响其存货周转率。据银柿财经记者整理的数据,绝味食品、劲仔食品以及港股上市的周黑鸭(01458.HK),经销商、门店数量在去年均呈现扩张态势,存货周转率表现也明显较优,而煌上煌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门店关闭,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受损,营收、毛利率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记者注意到,周黑鸭有着57.78%的销售毛利率,几乎达到同行的两倍,堪称卤味里的“哈根达斯”。

  传统卤制食品主要依靠线下门店,同时,外卖的兴起也使卤制品的线上销售成为一个好的销售方向。根据周黑鸭的年报,公司去年外卖业务实现了3.7亿元的收入。“线上下单往往有优惠券,相比于实体店购买肯定更便宜。”一位周黑鸭的常客告诉记者。

  另一类预包装的卤味零食公司包括有友食品和劲仔食品。泡椒凤爪作为有友食品的核心品类,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78.76%。2021年,有友食品调整了电商渠道策略,尝试与抖音、拼多多、快手等建立合作,并研发上市了“虎皮凤爪”及“无骨系列”等新产品,公司销售费用率也再度回升,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公司2021年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另一家为吃货们所熟知的核心单品公司劲仔食品,其休闲鱼制品品类的销售规模常年稳居行业第一。对于2021年营收的增长,劲仔食品称,公司2021年新增了500多家经销商,新开经销商业绩贡献较大。记者注意到,随着终端建设以及渠道的拓展,2021年,劲仔的经销模式营收同比增长14.46%。此外,直销系统以及线上直播新增销售收入,使得公司直营模式营收增长133.41%。

  烘焙糕饼:毛利率普遍滑坡

图表:烘焙糕饼类公司各项数据(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上市公司公告)

  以门店为主要销售渠道的除了卤制食品,还有就是“吃货们”熟知的烘焙糕点类公司,包括元祖股份(603886.SH)、桂发祥(002820.SZ)(桂发祥主要经营天津麻花)为代表的线下店模式;以“中央工厂+批发”为代表的立高食品(300973.SZ)、桃李面包(603866.SH),还有做特色糕饼的广州酒家(603043.SH)、南侨食品(605339.SH)、青岛食品(001219.SZ)等。

  近年来,随着房租和人力成本不断上涨、消费者更加追求烘焙食品的品质和需求多样化,以及冷链仓储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冷冻烘焙食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冷冻烘焙食品迎来巨大发展机遇。2021年,主要从事冷冻烘焙食品和烘焙食品原料的立高食品营收同比增长最为迅猛,高达55.66%。

  记者注意到,2021年全年,上述大部分企业的毛利率惨遭下滑。下降最多的当属南侨食品。南侨食品自成立以来,就专注从事烘焙油脂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烘焙应用油脂、淡奶油、进口乳制品、冷冻面团、馅料等。南侨食品称,2021年度运输费用应调整至营业成本,是毛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产品走高端化路线的元祖毛利率远高于其他同行,达到62.12%。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元祖的线上业务实现营收10.37亿元,同比增长61.55%,而线下则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7.66%,为14.59亿元,一增一减,元祖的渠道结构悄然生变。

  得益于快消品的面包具有短保、新鲜的特点以及经销商数量的增加,桃李面包在存货周转率上远高于一众上市公司;而以“食品+餐饮”双主业协同发展的老字号广州酒家,其月饼系列产品仍是收入核心,仍保持超过10%的增长,另外预制菜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司速冻产品持续增长,占公司收入比重达22%。

  焙烤食品糖制品方面,主打钙奶饼干和花生酱的青岛食品则因同期主要原料棕榈油和鸡蛋年度价格分别同比上涨约43.0%和31.5%,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上涨,此外销量的下降也使得公司营、利双降。

  炒货干杂类:线下渠道争夺激烈,三只松鼠线上负增长

  炒货干杂类的上市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了坚果炒货、肉类零食、糕点饼干、果干蜜饯、果蔬零食等多个品类,产品线丰富,代表公司有良品铺子(603719.SH)、三只松鼠(300783.SZ)、来伊份(603777.SH)、盐津铺子(002847.SZ)等,上述公司均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此外,洽洽食品(002557.SZ)和甘源食品(002991.SZ)则是以炒货、干货等中国传统特色小品类休闲食品为主业的代表性企业,其线上业务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主要以经销商铺货模式。

图表:炒货干杂类公司各项数据1(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上市公司公告)

  虽然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降,2021年,以坚果为主业的休闲食品品牌三只松鼠(300783.SZ)仍稳坐该类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第一的“宝座”,全年实现营收97.70亿元,与2020年同期3.72%的降幅相比,2021年降幅已收窄至0.24%。

  另一方面,其他上市公司也在加速追赶三只松鼠。除了来伊份的营收保持微幅增长之外,其他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10%。

  扣非净利润方面,洽洽食品力压群雄,达到了7.99亿元;存货周转率方面,除了洽洽食品略低,其余公司均处于良好水平;销售毛利率方面,2021年,除了来伊份高达43.54%,其他均在3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盐津铺子毛利率下滑超8个百分点,下降比例最大。事实上,历来被冠以“零食界的华为”美名的盐津铺子在去年遭遇重挫,归母扣非净利润约0.91亿元,同比下滑51.73%。

  “公司采用大型连锁商超带动地区经销商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型连锁商超确定产品的定价,再将产品的价格体系推广至整个营销渠道,从而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面对农产品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公司可以通过主动调整产品价格,向下游转移成本变化带来的风险,维持产品毛利率的较高水平。”盐津铺子曾表示。不过,对于2021年毛利率的下滑,盐津铺子在年报中并未太多谈及。

  扣非净利润同样大幅下滑的还有良品铺子和甘源食品,分别为-25.15%、-14.90%。其中,甘源食品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左右,但物流成本的高居使得其营业成本承压,毛利率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

  良品铺子则在去年加大了与抖音、快手的头部达人合作,实现线上业务收入48.58亿元,同比增长21.42%,其中抖音平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2倍。

  值得一提的是,三只松鼠在过去一年中多次陷入代言人“翻车”和食品安全风波。以电商运营起家的他在去年遭遇了“滑铁卢”,线上业务锐减十个百分点,其所失去的线上市场份额或被同行无情的“吞食”。在年报中,三只松鼠指出,线上收入下降的原因是流量的分化和疫情反复带来的持续影响。

  另一方面,2021年,线下渠道成为了各品牌们的新战场。去年,良品铺子、来伊份和盐津铺子全年个新增线下门店数量619家、484家和869家,同比增长达26.28%、16.11%和98.75%。

  而三只松鼠的门店净增长仅22家。事实上,早在2020年,营收出现负增长的三只松鼠就已开始加大拓展线下渠道的力度,并大肆布点三只松鼠投食店及松鼠联盟店。不过,2021年,三只松鼠投食店及松鼠联盟店闭店数分别为43家和288家,总关店数超过300家。也是在近日,三只松鼠再次传出“噩耗”,公司宣布全面暂停门店扩张,“万家门店”目标作罢。

图表:炒货干杂类公司各项数据2(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上市公司公告)

  虽然门店扩张暂时失败,但线下收入方面,三只松鼠的同比增幅依旧达到了28.39%,位列第一,超过20%的还有来伊份;而第二梯队的良品铺子、盐津铺子和洽洽食品线下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15%左右,甘源食品则略落后些,为7.90%。

  对此,张毅告诉银柿财经记者,虽然在2020年,三只松鼠的线上业务遇到了瓶颈,失去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的红利,但当时提出“万家门店”的计划并不具备很好的条件。首先,三只松鼠的消费群体相对来说偏年轻,更喜欢线上购物;第二点,疫情对线下零售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拓展线下,可以预见效果并不会太好。

  “我认为线下市场是有必要做的,但肯定不是狂砸钱的方式。个人认为其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本身。”张毅进一步指出,“在我们的消费者行为调查里,消费者对于三只松鼠的产品提出诟病,以及需要提升或升级的地方,在这些方面其实还是有巨大提升空间的。”

  另外,在研发方面,盐津铺子依旧保持较高的研发费用投入,为5519.02万元,三只松鼠、洽洽食品、良品铺子和甘源食品则分别为5754.37万元、4508.55万元、3966.56万元、1514.96万元,其中甘源食品、洽洽食品和良品铺子同比增幅靠前,分别为127.31%、24.40%和17.64%;来伊份则出现大幅下滑,研发费用仅投入503.11万元,同比锐减68.14%。

  对比之后,记者发现,来伊份的研发人员从2020年的113人骤减到了去年的仅剩17人,研发人员工资以及社保费用也从956.31万元降至299.23万元。

  果脯冲调类:好想你“瘦身”,黑芝麻由盈转亏

图表:果脯冲调类公司各项数据(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上市公司公告)

  果脯冲调类休闲食品的代表企业为好想你(002582.SZ)、黑芝麻(000716.SZ)和西麦食品(002956.SZ),代表产品分别是红枣、黑芝麻糊和燕麦。

  2021年,好想你实现营业收入12.81亿元,由于子公司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不再并表,因此公司营收大幅变动。剔除该影响后的口径,好想你称,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5.6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163.41万元,预算完成率102.10%,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8.70%。

  近年来,工作压力的增大也使得年轻消费群体对于健康愈加注重,各大品牌也在不断推出低脂、低糖、低盐产品的路上“内卷”起来,各类代餐、营养类食品层出不穷。例如,好想你聚焦“红枣+食药同源”,积极开发健康新产品,同时通过布局新电商、新零售进行全渠道营销,以满足多场景需求。

  同样抓住年轻人的健康需求的还有黑芝麻,其提出的“黑养黑”产品品牌,以年轻群体为目标对象,开发年轻人所需的黑芝麻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于去年9月投放市场,仅三个多月就创收3000万元,不知道有脱发焦虑的朋友是不是也在默默为这类产品贡献收入呢?

  不过踩准“风口”的黑芝麻并没能实现净利润的增长,不仅在“黑养黑”系列产品上大砸5000万元用以推广宣传,业绩也同比转亏,而公司给出的解释主要系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减值、无形资产摊销等增加导致净利润减少。

  除了脱发焦虑,代餐食品的兴起也让燕麦产品种类更多样化了。作为中国燕麦行业唯一一家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西麦食品首当其冲,针对性地开发了益生菌燕麦、吮指燕麦脆、轻食代餐谷物等产品品类,去年实现冷食燕麦销售额1.35亿元,销售份额进入市场前五;热食燕麦新品全年销售超亿元,市占率接近20%。全年公司营收、利润均同比增长,不过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和春节提前备货,公司库存同比增长55.37%,归母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

  未来,休闲零食市场的竞争一定是更加剧烈的,各大厂家又该如何打赢差异化竞争呢?

  一位私募基金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的休闲食品行业现状是,以膨、薯、糖、巧等西式休闲食品为主的主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被达能、玛氏、乐事、上好佳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弱势企业生存空间狭小。与之相比,中国传统特色小品类休闲食品市场在销售规模、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均不占优势,整体上行业集中度不高,技术水平较低,是国际巨头尚未形成优势地位的蓝海区域,打下沉也是另一个出路。

  “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低糖、低盐、低脂产品出现在货架上,且价格明显高于传统休闲食品,因其健康饮食的特点而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上述分析人士补充道。

  张毅表示,整个市场未来还会延续一段成长空间,原来头部也并不能稳坐泰山,各家都有机会,在产品、品牌以及使用场景方面,需要加大研发力度,这些是赢下竞争的关键因素。但是如何能够推陈出新,避免整个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导致行业“内卷”是各家需要审慎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