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多地旅游数据暴降80%

  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

  5月4日晚间,文旅部发布了“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市场的数据。

  经文化部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恢复至疫情前的66.8%;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的44.0%。

  五一长假,多地旅游数据暴降80%

  图片来源@环球旅讯

  据钛媒体APP了解,按照现行规则,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是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游客口径进行统计的。即游客是指“任何一个人到他(她)惯常环境外的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其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在中国,除去正常的上下班等惯常活动,出行距离超过十公里,停留时间超过六个小时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的行为一般被界定为旅游。

  这意味着,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旅游之外,超过一定距离和时间的出差、购物、看病、探亲访友、婚丧嫁娶等活动,均可计入游客的统计范围。

  这一旅游统计口径,虽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数据和普遍认知的偏差,但对比 “五一”期间各地区已公布的旅游市场情况,实际情况显然更加糟糕。

  “五一”多地旅游收入同比降幅超八成

  往年,各省均会在黄金周过后公布自己的旅游数据,但今年只有少数几个地区作出披露,可谓是经营惨淡。

  据钛媒体App统计,截至5月6日12点,全国10个省级行政区的文旅部门发布了文旅市场数据统计,分别为北京、江苏、福建、河南、海南、湖南、重庆、四川、宁夏、澳门。

  五一长假,多地旅游数据暴降80%

  制图:钛媒体App

  其中,北京、江苏、河南三地旅游收入同比下降超过8成。

  作为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之一,受奥密克戎疫情影响,北京出台了多重出行限制,并关闭了大量景区及文旅场所,推出了禁止堂食的举措,出游人数显著下降。今年“五一”期间,北京录得306.1万人次的旅游人数及15.8亿元的旅游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63.67%以及83.01%。

  在上述图表中所列省级行政区内,湖南旅游市场收入受到的影响最小,“五一”期间,湖南录得539.58万人次的旅游人数及6.38亿元的旅游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30.88%以及38.65%。

  据钛媒体App了解,这两年湖南转向低密度、深体验、高品质、健康游的预约旅游常态化机制。今年“五一”期间,多个景区出台了面向本地游客的优惠政策,各地也推出了玩法多样的文旅活动来吸引游客,取得不错的旅游成绩。

  钛媒体App注意到,一些热门城市单独发布了“五一”文旅市场数据,整体均为下滑趋势。

  广州地区,“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688.36万人次,同比下降超三成,实现54.31亿元的旅游收入;

  杭州地区,“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343.1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六成;

  海口地区,“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30.71万人次,同比下降58.16%,旅游收入3.09亿元,同比下降58.24%;

  张家界“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4.35%,包括武陵源、天门山、张家界大峡谷、九天峰恋在内的八大景区,游客下降幅度在35.12%~82.65%之间。

  出行市场依旧低迷

  全国疫情情势下,旅客出行意愿较低,“五一”期间交通出行数据依旧保持低迷状态。

  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4天(4月30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306.38万人次,同比减少约80%。5月4日,小长假最后一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370万人次,这一预估值较上年五一小长假日均客流量低约75%。

  民航方面,据飞常准大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1.67万班,同比2021年下降75.30%。千万级机场中,深圳宝安机场成五一期间最繁忙机场,实际起降航班2786架次。广州白云机场受疫情影响,实际起降航班仅102架次,同比下降九成以上。上海两机场则排在末位。

  值得注意的是,最低单日客运航班执飞量出现在5月2日,当天全国客运航班执飞量仅有2654架次,同比减少近80%。

  出行情况相对较好的出发地及目的地集中在成渝地区、珠三角及中西部,这些区域疫情形势相对稳定,人们出游意愿明显高涨,据同程旅行数据,假期热门目的地前十分别为深圳、成都、重庆、昆明、贵阳、杭州、西安、长沙、广州和海口,热门机票航线也集中在深圳和成渝地区之间。

  综合而言,持续低迷的出行市场,对旅游业造成较大冲击,情况不尽如人意。

  2022年以来,旅游业持续疲软

  据钛媒体App观察,不止“五一”期间全国旅游市场疲软,今年以来,全国旅游市场都难称乐观。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巨大,各省防疫政策有所收紧,加上受跨省游熔断政策影响,对人们出游造成一定影响。

  据文旅部数据统计,2022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3%。

  飞猪数据显示,春节出游订单中,本地及周边游占比近六成;携程数据亦显示,虎年春节本省订单占比65%,即使与2021年同期相比,跨省出游变得更难了。

  受此影响,近程自驾游、亲子游、主题公园游、冰雪旅游等短途休闲活动日益增多。另外,春节期间正逢北京冬奥会举办,以冰雪项目为主的冰雪游,成为春节假期的时尚新潮玩法。

  2月下旬开始,多地散发和局部地区规模爆发的疫情,导致旅游出游人次和旅游消费等主要指标明显弱于去年同期,这在清明假期旅游数据上有所体现。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9.2%。

  数据还显示,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内旅游占比94.9%,创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新高。

  叠加春节档、清明档疲软状态,全国一季度旅游市场表现不佳。4月中旬,文旅部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0.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03万亿元,增长4.0%。

  虽然旅游收入见涨,但旅游人次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人次6.21亿,下降11.4%;农村居民旅游人次2.09亿,下降35.3%。

  可以看出,春节、清明、五一三大节假日出游人数的同比下滑,预示着2022年全年旅游经济已然遭受重创,旅游收入下降趋势或越发明显。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魏翔从宏观经济角度,对旅游收入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作了分析。他指出,从具体的消费层面来看,自2021年起,中国的商品价格水平增速实际上呈回落趋势,增幅不到1%,但旅游出行类服务的价格水平增幅,是商品价格增幅的将近10倍。

  他表示,旅游正变得越来越贵,所以人们旅游消费和消费量相对有所下降,这与收入压力增加和旅游服务价格上涨是高度相关的。

  文旅企业处境艰难,纾困迫在眉睫

  各地区文旅企业的处境,也相当糟糕。

  疫情进入到第三年,长期实施跨省游熔断措施,太多旅企遭受重创。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全国共有11000家旅行社歇业,与之相伴的,则是大量旅游人才流失、转行。

  全联旅游业商会《疫情期间旅游业失业专项调研报告》中显示,《旅游从业者目前稳定就业的仅占13.8%,失业比重高达68.1%,近六成以上的从业人员失业时间已超过1年。

  即便行业内企业寻求不同方式自救,譬如拓展“旅游+N”发展边界、做景区直播、数字化转型等,依然“远水救不了近火”,面临非常大的经营压力。

  Fastdata极数的一份调研里,更能直观显露中小微旅游企业的颓势。该调研显示,2021年华东、华南、西南三个地区的80%亏损企业认为亏损将扩大,酒店及民宿、旅行社、景区则是三大亏损业态。

  五一长假,多地旅游数据暴降80%

  数据来源@《Fastdata极数:2022年1-4月中国旅游行业洞察报告》

  与此同时,企业主不确定旅游业何时能摆脱疫情影响,对未来经营呈现悲观情绪,如果疫情持续带来负面影响,近三成调研旅游企业主认为可能在未来一年内退出经营。

  五一长假,多地旅游数据暴降80%

  数据来源@《Fastdata极数:2022年1-4月中国旅游行业洞察报告》

  除此之外,该报告其他数据也令人心惊:超七成企业现金流可维持运营时间不超过半年;超九成负债企业半年内有到期债务需偿还,疫情以来已经融资成功的旅游企业占比不足三成;将近五成的旅游企业员工流失率超过20%......

  钛媒体App注意到,目前山东、江苏、浙江、山西、黑龙江等十余个省份内多个高速直接封闭,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必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这让“省内游”也成为泡影,无疑将对本地旅企经营造成更大影响。

  这一情势之下,全国旅游业复苏迹象放缓成为大趋势,如何激发旅游业态活力,出台相应旅游纾困政策,就成为业界及各部门所要着手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