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到锂,永太科技的电解液这碗饭能端稳吗?
A股中横跨新能源材料、医药、农药三大领域的公司并不多,永太科技(002326.SZ)是其中一家。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可以见风使舵,抵御外部风险;不利之处是公司的精力被分散,很可能导致哪个都做不大。
2021 年的时候,公司的医药与锂电材料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26.16%、26.02%,几乎扯平。但到了2022上半年,情况已经发生变化,锂电材料业务的营收占比已经增加到30.42%,医药类营收占比下降为23.94%,貌似是在向锂电倾斜。
重点是,锂电材料的毛利率比医药要高很多,以2022上半年的最新数据为例,前者的毛利率为47.55%,后者为40.87%。
资本天然趋向于高毛利率的领域,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接下来,永太科技会继续向锂电材料方面倾斜吗?永太科技未来会成为一家纯粹的新能源公司吗?这恐怕是其最大的想象空间了。
下游新能源汽车已经步入佳境,上游的锂电材料的前景是可观的,再回到永太科技内部,医药与锂电材料业务的切换自如的依据又是什么?
01因“氟”牵桥
公司的医药板块主打的是苯系列氟精细化学品(原料药中间体),公司的氟苯中间体产品的品种十分丰富,具有包含二氟、三氟、五氟、六氟、邻氟和对氟等六大产品系列近百个产品,产品链上的品种绝大多数可以单独作为产品销售。
公司产品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氟苯中间体既可以外销又可以内供,目前的战略是内供是首选,外销是其次,如果内供的话,可以选择的路径同样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锂电材料,又可以是医药原料药与制剂。
从毛利率与下游行业角度来看,深加工含氟锂电材料可以提升更高的盈利能力,但是含氟锂电材料需要的金属元素多,光有氟是不够的,还得需要其他,比如碳酸锂等,其次是需要足够多的生产线与设备支持。
从在建产能来看,2021年报显示,锂电材料的在建产能为7万吨/年,高于3万多吨/年的中间体、491.70 吨/年的医药原料药,说明公司对锂电材料的倾斜力度较大。
另一个依据是,公司在锂电材料的一体化深度在加强,公司没有在六氟磷酸锂方面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下延伸,触及到了电解液赛道。
02或以“代加工模式”布入局电解液
永太科技近日公告,子公司旗下的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总投资为4亿元。
公司已在福建和内蒙古两大生产基地分别布局了溶质——六氟磷酸锂,以及添加剂——双氟磺酰亚胺锂、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电解液核心原料,自上而下可以说顺水推舟。
但风险点是光有原材料还不够,电解液行业的壁垒是技术配方。配方的路径有电解液厂独立研发、与电池厂合作研发、电池厂提供配方三种模式。
永太科技在电解液方面是新手,自研再外销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可能是由电池厂商提供技术秘方,本质上走的是代加工模式,只不过是原材料自己提供,而合作方极有可能是宁德时代。
依据是双方的关系比较亲密,一方面公司已经获得宁德时代的长单,另一方面是宁德时代斥资5亿元入股永太科技的子公司永太高新,持股比例为25%。
这种纯代工模式下,电解液厂的利润空间或被大幅压缩。而且,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弊端显露,锂电池也面临着被替代的危机,比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对电解液厂商的应变能力考验极大。
对电解液领域初来乍到的永太科技来说,真的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