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再陷风波 北京银行事件
“京医通停运”风波之后,康得新财务造假案再度将北京银行推上风口浪尖。
4月22日晚,北京银行(601169.SH)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获悉北京银行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对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起的诉讼。
公告显示,被告主体有十一个,康得新为被告一,北京银行西单支行、北京银行分别为被告二、被告三。原告方中泰创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一康得新向原告支付因其虚假陈述给原告造成的投资差额损失人民币约51.47亿元,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154.42万元,印花税514.73万元;请求判令被告二至被告十一对被告一在本案第一项、第二项诉讼请求对原告应承担的给付义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此,北京银行在公告中回应其“并非本案件第一责任被告主体,针对原告提起的诉讼请求和案由,经本行初步评估后认为,本案件对本行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不会产生实质影响”。截至22日,北京银行收盘价为4.63元/股,总市值978.92亿元。
北京银行在此案中是否承担责任?是否面临巨额赔偿?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洪鹏告诉记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明确,有证据证明发行人的供应商、客户,以及为发行人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等明知发行人实施财务造假活动,仍然为其提供相关交易合同、发票、存款证明等予以配合,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致使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陈述,原告起诉请求判令其与发行人等责任主体赔偿由此导致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北京银行存在明知或配合造假的事实,但若经调查北京银行确存在过错或重大过失,或将承担法律责任。”
2020年7月,北京银行曾因康得新案受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决定,北京银行作为康得新相关债务融资工具的主承销商,在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和后续管理期间存在多项违反银行间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对北京银行予以警告,暂停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相关业务6个月。
同年12月,北京银行及下辖西单支行收到银保监会巨额罚单。北京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披露,北京银行因对外销售虚假金融产品、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等11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3940万元,西单支行则因违规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询证函回函等行为收到350万元罚单。
截至目前,北京银行仍未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度报。据其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2021年9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06万亿元,较上半年末有所下降。根据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2021年年报,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资产总额分别为26532亿元、26189亿元,较上年年末分别增长7.76%、12.02%。
盈利能力方面,北京银行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1年1~9月,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97.83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1.83亿元,同比增长9.73%。同期据江苏银行报告披露,其营收和净利增速均超20%,实现营业收入467.94亿元,同比增长24.70%;归母净利润156.04亿元,同比增长30.51%。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上市城商行中有10多家净利增速超10%。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9月末,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1.44%,拨备覆盖率224.62%,而同期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8%,拨备覆盖率515.30%;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1.12%,拨备覆盖率295.53%。